【導讀】后人稱“靖節(jié)先生”。四言詩9首,五言詩116首。是前人很少創(chuàng)作的田園詩。12篇,其中辭賦3篇,韻文5篇,散文首推《桃花源記》。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zhòng)有\(zhòng)真意,欲辨\已\忘言。詩人身居塵世,卻不受塵俗的煩擾。清代著名詩人黃遵。二句承上兩句設問設答。雖身處鬧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區(qū)。以美麗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閑自得的情趣。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一篇神氣都索然矣。寫南山美妙的晚景。然更應該“迷途知返”。大自然同生,死與大自然同體。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諦。知怎樣用言語表達。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悠然見南山采菊東籬下,物都點出了“真意”的所在。贊美,表現了詩人歸隱田園的愜意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