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所發(fā)生的最根本的變化之一是教師作用與角色、學生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提供者、權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為學生進行探索和發(fā)現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導者、促進者、引導者.學生不僅僅是從聽與做作業(yè)中獲取知識,而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問題討論的啟動者和調整者,問題解決的參與者、經歷者,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與權利.第五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 楊周明【摘要】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輔助工具,能夠優(yōu)化數學過程,改善對數學的認識,增加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多維化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學,提高學習效率的能力,但課件的制作、應用應做到適時、適度、有效,從而提高教學效益?!娟P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沒有其他學科形象,生動??康氖墙處煹淖?、黑板、粉筆,偶爾也有一些模型,但教學手段單調,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而信息技術進入數學課堂,彌補了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給枯燥、機械的數學學習帶來新的活力,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輔助工具,把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多維化思維能力,從而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益。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感悟一、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簡化難點,優(yōu)化數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也不一定能明白,特別是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用適當的手段去揭示一些難以理解的概念、規(guī)律,直觀性難,可見度低的課堂教學過程,而計算機的演示功能可對重要教學內容和現象進行展示和回放,學生容易理解,從而收到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如:講《軸對稱圖形》這一節(jié),可制作課件,使?jié)M足條件的兩個圖形通過翻折、重疊、閃爍燈系列動畫模擬過程,形象生動,讓學生反復觀察和比較變化前后圖形的異同之處,從而體會到對稱的性質,使得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得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二、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對數學的認識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引入新課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就不能很好地學習。而許多數學問題都來源于生活、生產中,多媒體課件以大量視聽信息、動態(tài)表現手段產生出一種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如,在證明“順次連接四邊形四邊中點所得到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這個命題時,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進行現場演示,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四邊形,進行相關操作,讓學生直觀上看到得到的四邊形就是平行四邊形,利用幾何畫板再次對某一個四邊形進行現場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在拖著四邊形一個頂點在平面內緩慢移動的過程中,四邊形的形狀與對角線的變化的關系,測出兩條對角線的長度關系、兩對角線夾角度數對于四邊形形狀的影響等。讓數學教學變得生動形象,從而沖擊著學生的思維興奮點,激發(fā)學生獲取知識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興趣,再加上適當的啟發(fā)引導,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引起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改善對數學的認識。三、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增加課堂容量復習課由于以歸納知識和練習為主,一般課堂容量比較大,在教室就不易展示這么多,而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較好的進行知識歸納。有些內容文字較多,課堂上書寫占用時間,對教師分析講解有很大的影響,制成課件可以把例題直接展示給學生,節(jié)省了時間。例如進行《統(tǒng)計》教學時,利用課件就可以很方便進行;評講試卷,利用展臺也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益。四、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多維化的思維方式多媒體 CAI 課件采用多種教學媒體綜合處理教學內容,傳遞教學信息,因此,給學生提供了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外部感官刺激,這種刺激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積極性,而且能使學生進入視聽并用、抽象邏輯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共同參與學習過程的多維動態(tài),因此學習者的思維活動易于突破抽象思維的難點與局限,使教學活動更加符合學生的自然習慣,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熱情也能被調動起來,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五、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數學,超前預習數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鼓勵學生自學,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是很重要的。只有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升,他們才會不斷地追求新知,不斷探索,獲得發(fā)展,而信息技術為學生自學提供了方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重視自學的價值,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習,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不要急于作答,而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上網查資料,搜集信息,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利用網課,超前預習數學。讓學生把使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學習作為學習的常態(tài),作為課堂學習方式的補充,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數學學習的能力。六、不能將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代替教學的全過程多媒體教學可以使講解的內容更為形象、直觀,但是如果整個教學過程都在展示課件的內容,一個字的板書都不存在,學生只顧看大屏幕,看老師演示,不思考問題,不動手操作、訓練,就像看電影一樣,那么一節(jié)課下來,是不會有什么教學效果。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學生動腦、動手的過程,適當的進行板書、演算、討論和思考,才能使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和發(fā)展過程,若一味的用課件代替板書,將無法體現數學的解題思路、解題步驟,同事也有違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無法開啟學會少年宮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教師的講解,仍然是多媒體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占較大的比重。七、信息技術中課件的制作應緊緊圍繞知識的目標,內容,做到適時、適度、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其目的是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因此課件的應用力求以學為中心,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應充分研究教學教法,擬定制作課件的教材內容,課件的長短。其次,要明確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多媒體教學。課件要解決數學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針對性要強,做到適時、適度、有效,這樣才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例如,在講解“截一個幾何圖”時,學生難想象出截面的形狀,教師在黑板上也很難畫出,如果在這里使用Flash制作一個課件,通過動畫演示,學生就清楚地看到怎樣截以及截面的形狀,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應當把握知識的內涵,注意知識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在此基礎上,再加以適當的藝術加工,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采用片段式課件教學替代整課式課件教學,體現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把握好課件的選材,排除無關信息的干擾;充分利用計算機與其他媒體進行優(yōu)化組合;調控好課堂教學節(jié)奏,重視學生思考與參與,注重情感態(tài)度的交流,對重要的教學內容和數學實驗現象進行回放,科學有效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揭示數學本質,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真正的做到適時、適度、有效,充分發(fā)揮課堂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八、處理好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關系傳統(tǒng)的未必就是不好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在某些表現方式上有信息技術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包括使用小黑板、直觀教具演示、板書、板演等??扇〉煤玫男Ч焕脗鹘y(tǒng)教學手段無法體現的內容可考慮用現代信息技術,但不是黑板搬家或僅停留在演示層面。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對有關數學內容進行演示,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到的動態(tài)畫面進行猜想、證明;或從若干問題出發(f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發(fā)現可能存在的規(guī)律,探索研究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但事實上,教學過程是十分復雜、細膩的過程,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和建構過程,同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因此必要的畫圖、分析歸納、運算推理和證明等均應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流露給學生,不能用技術化代替數學化的過程。不能用計算機上的模擬實驗來代替學生能夠從事的必要的實踐活動;不提倡用計算機演示來代替學生的必要的直觀想象和對規(guī)律的探索。教學中,只有使二者有機地結合,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才能真正使課堂和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忽略課堂中的基本訓練,把上課的精力放在了電腦上,忙于點擊鼠標。一會兒是文字;一會兒是圖片;再過一會兒又有音樂聲起,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不能追求形式,濫用多媒體,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越多越好是不對的,備課時不考慮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都要下功夫制作多媒體課件,想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是不對的,片面的擴大課件的作用,泛濫的運用教學之中是不對的,只有真正做到適時、適度、有效的運用多媒體,充分體現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用,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立足點是“輔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趕時髦,擺花架子。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仍然必不可少,恰當地使用現代媒體,能錦上添花;過分地強調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作用,會導致平庸、單調的操作,師生之間缺乏交流、而且會造成學生思維和推理的單一化,以致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包括直觀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想象能力等數學思維品質造成不利的影響。九、信息技術(多媒體)的使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教師認為,使用多媒體教學,更多內容都已形象的展示給學生了,教師不必再多講,教師更輕松,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低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僅僅展示這些資料是不夠的,尤其數學課,對題目的分析是無法展示在課件中,這就需要教師分析、推理……因此,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怎樣使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總之,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讓數學課堂教學省時、高效,使數學課堂教學形象化、生活化、直觀化、趣味化。但仍要正確地認識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利與幣,使信息技術恰如其分地應用到教學中,才能實現以信息技術傳知、以信息技術生情,才能為學生的認識過程服務,才能發(fā)揮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把傳統(tǒng)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提高教育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