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人。年進士,任翰林學士,左拾遺。太和年間,任太子賓客及太子少傅。以刑部尚書致仕,死時年75歲。白居易與元縝等人是“新樂府運動”代表人物。詩歌風格通俗曉暢,具有濃厚的現(xiàn)實。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與張?zhí)撊舻摹洞航ㄔ乱埂返某霈F(xiàn),可說是這種體裁正式。明代文學家徐師曾在《詩體明辨》中對“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就有“歌行”一體。相攜游仙游寺,話及此事,相與感嘆。質(zhì)夫舉酒于樂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于世。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因為《長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者也。世所不聞?wù)?,予非開元遺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