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經過兩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務派主張利用取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fā)展新型工業(yè),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tǒng)治。對中國邁入現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礎。洋務運動的內容很龐雜,涉及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而以“自。器裝備的陸海軍,是其主要內容。其中,江南制造局是中國。2020余人,主要制造槍炮、彈藥、水雷等軍用品,同時還制造輪船,1867年后開始制造船艦。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創(chuàng)辦的規(guī)模最大的船舶。安慶內軍械所是清政府最早開辦的近代兵工廠,1861年。在洋務派控制了海軍衙門以后,又進一步擴建北洋艦隊,修建。最后,洋務民用工業(yè)的興辦,部分地抵制。漢關進口洋布每年減少十萬多匹。1864年的5100余萬兩,激增為1894年的1億6千余萬兩。目標未能實現,洋務運動基本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