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抒情的語句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情?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 世,此后行蹤不詳。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后徙居真定,作者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秋景圖?1,一點飛鴻影下。秋雁從天空飛過,影子揣投在了地上。2,青山綠水與白草紅葉黃花有什么區(qū)別?“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3,描寫怎樣的秋景?樂觀向上的力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總結】掌握課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文言實詞和文言句式;掌握與課文有關的文體文學常識。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學習本文敘事寫人的手法以及文章的藝術結構;分析掌握苻堅、謝安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肥水之戰(zhàn)”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對其中的人物能做出正確的評價;認識“人心向背決定戰(zhàn)爭勝敗的”道理走進作者
2024-11-18 08:27
【總結】第二冊語文版第7課詩六首【學習重點】1.記:了解本課六首詩歌的作者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2.讀:學習詩歌通過神話傳說和景物描繪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的表現(xiàn)手法。3.寫:嘗試運用散文化的語言再現(xiàn)詩歌的情境。4.練:賞析詩歌中的對比手法。課前閱讀識記——
2024-11-19 13:31
【總結】《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六世紀)約五百余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nèi)),在先秦古籍中,被稱為《詩》、或《詩三百》。相傳孔子曾整理過這些詩并用來傳授弟子,所以后來被尊為儒家的“五經(jīng)”之一,稱為《詩經(jīng)》?!对娊?jīng)》分為
2024-11-17 10:55
【總結】學習目標1、了解一些新聞的知識2、學會解讀新聞,提高篩選信息的能力3、學習航天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通訊的相關知識介紹?1什么是通訊??比消息較為詳細和形象地報道典型人物和客觀事物的新聞體裁.多以敘述描寫為主,兼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2通訊的種類:人物通訊事件通訊?3通訊的特點:新聞性典型性形
【總結】王國維說過,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為什么元代散曲會興盛呢??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間流傳。?它是富有生活氣息的文學樣式。?散曲是元代的新體詩。?散曲能繼承五代、兩宋的詞運,在元代韻文中占著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1)詞的衰頹——文體本身的發(fā)展。(重點原因)?自中唐以后,長短句
2025-08-16 01:34
【總結】第2課時測試與反饋(分值:60分)一、基礎知識(21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的字音、字形有兩個錯誤的一組是()A.蛩.吟(qiónɡ)麇.集(qún)巨擘.(bò)離亭宴煞.(shā)B.漢闕.(qu
2024-11-28 02:12
【總結】元曲三首教學目的一、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識二、理解作者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認識態(tài)度。三、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樹立正確地價值觀。中國元代蒙古族的統(tǒng)治者入主中原后,社會形態(tài)出現(xiàn)了變化。市民階層對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強,因科舉廢行而入士無門的下層知識分子的介入,以及戲劇自身的發(fā)展,促成了元雜劇在短時
2024-11-17 17:13
【總結】事實證明,我當前的不幸處境,是世界上少有的,可是,即使在這樣的處境下,也有一些積極的東西值得回味。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這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一些經(jīng)驗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封面:書名作者翻譯出版社價格
2024-11-19 18:11
【總結】論修身《論語》?第一節(jié)怎樣寫?為何寫?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散文集,成書于戰(zhàn)
【總結】論民本孟軻(前372—前289)字子輿節(jié)選自《孟子》?!八臅敝?。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组T有弟子三千,有賢人七十二位,但是在思想上,他們與孔子的關系,都不能與孟子相比。孟子晚于孔子大約一百年,他繼承與發(fā)揚了孔子思想,對儒家思想的發(fā)展貢獻巨大。所以,雖然他不是孔子的弟子,卻被后人尊為“亞
2024-11-17 14:47
【總結】教學導入教學目標整體感知賞析品味課題拓展寫作練習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教學目標?閱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層次?體會意境,揣摩語言,品味情感?探討、理解本文“堅守”的主題。?結合現(xiàn)實,談個人的感受;將閱讀與作文寫
2024-11-17 23:24
【總結】黃鸝病期瑣事孫犁優(yōu)秀的作家對生活和人生的關注方式是多樣的獨到的,有許多現(xiàn)代作家就是通過寫鳥來表現(xiàn)他對生活和人生的認識的。老舍先生寫小麻雀,表現(xiàn)的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周瘦鵑寫杜鵑蘊含著的是對傳統(tǒng)習慣看法的思考。孫犁借黃鸝傳遞的是一種怎樣的觀點呢?學習重點:作一點分析評價。
2024-11-17 07:51
【總結】春末閑談魯迅第一課時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
【總結】?沿波而討源:沿波:順著水流;討源:探索源頭。循著水流尋找源頭。原比喻作文時由次要的寫到主要的,最后點出主題。后比喻探討事物的本末。?出處晉.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導入新課?“雅俗共賞”是一個在文藝界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詞。孰雅孰俗,以什么為界限,雅與俗能否真正平等,歷來爭論不休。讀過
2024-11-17 14:46
【總結】我是一條蛇馮至什么是詩?鐘嶸在《詩品》:?自然之氣觸發(fā)了人的生命之氣,生命之氣又表現(xiàn)為作品之氣?詩的本質(zhì)也是生命的本質(zhì),所以詩才能“燭照”天地人,“暉麗”萬事萬物,從而溝通人與自然、甚至超自然的生命。?所以,詩是生命力的流露,是個體生命對自然生命的一種感發(fā)、探索和溝通。詩的本質(zhì)是哲學表達,而不僅僅是抒情,在凝
2024-11-17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