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試卷分第I卷(閱讀題)和第II卷兩部分。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陶淵明自耕自食的田園生活雖然遠離了塵世惡濁,卻也要承擔肢體的病衰、人生的艱辛。田園破敗了,他日趨窮困,唯一珍貴的財富就是理想的權利。于是,他寫下了《桃花源記》。田園是“此岸理想”,桃花源是“彼岸理想”。終點在彼岸,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終點,就時間論,桃花源中人的祖先為“避秦時亂”而躲進這里,其實也就躲開了世俗年代?!安恢袧h,無論魏晉?!本涂臻g論,桃花源更是與人們所熟悉的茫茫塵世切割得非常徹底。第一種方式是美丑切割。的功利競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都不是桃花源中人。第三種方式可以說得拗口一點,叫“不可逆切割”。更具有哲學深度的結局:桃花源永久地消失于被重新尋找的可能性之外。這個“不可逆切割”,使桃花源表現(xiàn)出一種近似潔癖的冷然。仕魯性剛介,由儒術起,方欲推明朱氏學,以辟佛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