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綜合題),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制出“歐洲四條河流年相對流量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對徑流量變化小,說明該河位于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讀“我國南方某低山丘陵區(qū)某小流域水循環(huán)示意圖”,完成3~5題。蒸騰作用顯著減弱,說明植被減少,涵養(yǎng)水源的能力下降。水的下滲減少,導致地表徑流增大。一般來說,降水量越大、降水強度越大、土壤越松散、坡度越大、植被越少,河。流的含沙量越大。此外,人類活動對地下徑流、降水、蒸發(fā)環(huán)節(jié)也有影響,而對水汽輸送幾乎無影響。結合下圖,回答6~7題。岸地區(qū)的能見度變差。位于回歸線大陸西岸,自北向南流,可判斷為北半球的寒流。海洋自然帶是指海洋上的自然地理分帶。海洋自然帶分布。海岸線的進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積、海水侵蝕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合地形和河流,完成16~1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