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掌握】1)立克次體的定義;2)主要致病性立克次體;【熟悉】1)立克次體的共同特點;2)立克次體的形態(tài)與染色、培養(yǎng)特性、抗原結構、致病性與免疫性、診斷與防治;【了解】1)立克次體的生物學地位、種類;2)立克次體結構與組成;第20章立克次體、東方體柯克斯體、巴通體(一)概念?是一類
2025-09-20 18:08
【總結】第十章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第一節(jié)共生、共棲和寄生?植物與相關微生物之間主要有三種相互關系。?1、共生(symbiosis):即植物與微生物共同生活,緊密聯(lián)系,形成了雙方都可以得到好處的互利關系。例如,豆科植物與其根瘤細菌之間就是一種共生關系。?2、共棲關系(mensalism):有關雙方雖然共存于同一環(huán)
2025-01-06 05:27
【總結】第十章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揚州大學農(nóng)學院植保系第一節(jié)共生、共棲和寄生植物與相關微生物之間主要有三種相互關系:1、共生關系(symbiosis):即植物與微生物共同生活,緊密聯(lián)系,形成了雙方都可以得到好處的互利關系。例如,豆科植物與其根瘤細菌的共生關系。2、共棲關系(mensali
2025-10-07 12:13
【總結】第七章細菌的致病性與傳染在自然界中,細菌的種類很多,分布很廣。:對人類、動物、植物無害,甚至有益的細菌。絕大多數(shù)!:凡能導致機體發(fā)病的細菌稱為致病菌或病原菌?;魜y弧菌結核分支桿菌-抗酸染色有一些細菌通常
2025-03-08 00:40
【總結】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及其檢驗大腸埃希氏菌,俗稱大腸桿菌,是人類和動物腸道中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員,每克糞便中約含109個.大腸埃希氏菌隨糞便排出后,廣泛分布于自然界.水、牛乳及其他食品一旦檢出大腸埃希氏菌,即意味著這些物品直接或間接被糞便污染。?正常情況下,大腸埃希氏菌不致病,而且還能合成維生素B和維生素K,生產(chǎn)大腸菌素,對機體有利。
2025-08-15 23:24
【總結】李忠思:?廣東醫(yī)學院藥理學教授、主任藥師。?中國新藥臨床評價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師》《中國抗生素雜志》編委。?獲多項國家級項目獎勵。?主要從事臨床藥理研究、抗生素新藥開發(fā)與研究。李忠思一、由于致病微生物耐藥導致感染性疾病治療重新成為世紀難題!據(jù)統(tǒng)計,美國在1982年至19
2025-05-28 01:43
【總結】?細菌侵入宿主機體后,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過程,稱為細菌的感染(bacterialinfection)或傳染。能使宿主致病的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bacterium,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bacterium,nonpathogen)。有些細
2025-01-06 07:11
【總結】第三節(jié)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及其檢驗食品中腸道致病桿菌的檢驗大腸埃希氏菌,俗稱大腸桿菌,是人類和動物腸道中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員,每克糞便中約含109個.大腸埃希氏菌隨糞便排出后,廣泛分布于自然界.水、牛乳及其他食品一旦檢出大腸埃希氏菌,即意味著這些物品直接或間接被糞便污染。?正常情況下,大腸埃希氏菌不致病,而且還能合成
2024-12-07 18:32
【總結】第五章細菌的致病機理內容提要第一節(jié)細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第二節(jié)細菌的毒力因子及分泌系統(tǒng)第三節(jié)細菌的毒力的增強與減弱第四節(jié)病原菌與傳染?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體內持續(xù)存在或增殖現(xiàn)象。?發(fā)病(disease):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對宿主造成明顯病理損害
2025-01-06 07:12
【總結】第一篇:致病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預防 致病性大腸桿菌食物中毒預防 1、定義:大腸大埃希氏菌通常稱為大腸桿菌,1885年發(fā)現(xiàn),分布在自然界,大多數(shù)是不致病的,主要附生在人或動物的腸道腸里,為正常菌群,...
2025-10-26 12:32
【總結】DepartmentofMicrobiology,HarbinMedicalUniversityMedicalMicrobiologyDepartmentofMicrobiology,HMUDepartmentofMicrobiology,HarbinMedicalUniversity第三篇醫(yī)學相關病毒第31章腸道感染病
2025-01-13 16:45
【總結】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資格審查工作程序,王健偉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
2024-11-22 05:42
【總結】細菌宿主↓感染(infection)→健康感染:細菌侵入宿主后,進行生長繁殖、釋放毒性物質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變化的過程。致病性:細菌引起疾病的能力。一、細菌的致病機制1、細菌的毒力2、細菌侵入的數(shù)量3、細菌侵入的部位
2025-05-26 12:00
【總結】李忠思:?廣東醫(yī)學院藥理學教授、主任藥師。?中國新藥臨床評價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師》《中國抗生素雜志》編委。?獲多項國家級項目獎勵。?主要從事臨床藥理研究、抗生素新藥開發(fā)與研究。李忠思一、由于致病微生物耐藥導致感染性疾病治療重新成為世紀難題!據(jù)統(tǒng)計,美國在1982
2025-01-04 03:04
【總結】第十章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第一節(jié)共生、共棲和寄生第二節(jié)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第三節(jié)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機制第一節(jié)共生、共棲和寄生植物與相關微生物之間主要有三種相互關系:共生(symbiosis):植物與微生物共同生活,形成互利關系。
2025-08-23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