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③層次單排序。這一過程實質(zhì)上是上層指標對其緊鄰的下層指標進行權重分配的過程。方法是:首先計算的特征值以及與之對應的特征向量,然后對進行一致性檢驗。如果具有滿意的一致性,那么將對應于的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將得到的向量就是權重向量?!耙恢滦詸z驗”旨在減小權重分配失當?shù)目赡?。帶有評判者的主觀因素,通常不是一致陣,因此必須進行檢驗。一致性檢驗指標。當時,必須重新調(diào)整。RI稱為隨機一致性指標。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I 0 2 ④按照上述方法對每一層次中的每一組指標構(gòu)造比較評判矩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⑤層次總排序。這一過程就是“合成權重的計算”,可以確定評價指標體系中任意一層指標對于總目標的權重。例如,確定上述評價體系中觸頭回跳時間,動作過程中的峰值電流與穩(wěn)態(tài)電流之比,觸頭接觸電阻,吸動時間,銜鐵的反彈量△f與觸頭超程歸算量之比,吸動電壓與額定電壓之比這6個因素的權重。構(gòu)造判斷矩陣:特征值λmax=6,特征值所對應的特征向量為:=[ ]T進行一致性檢驗:,具有滿意的一致性。將對應于λmax的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權重向量=[ ]T⑶層次分析法的優(yōu)缺點①優(yōu)點:它可將人的主觀性依據(jù)用數(shù)量的形式表達出來,使之條理化科學化??朔藳Q策者和決策分析者難以相互溝通的現(xiàn)象,同時克服了決策者的個人偏好,提高了決策者的有效性,在多目標規(guī)劃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因此,此種方法比較適合于醫(yī)療電器產(chǎn)品的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②缺點:在一些系統(tǒng)中,專家無法憑經(jīng)驗衡量各指標的相互重要程度,無法靠經(jīng)驗主觀確定,而是要尋求指標自身的客觀性標準,力求客觀地確定各指標權重。⑴基于類間標準差法的基本思路及特點首先對第i個指標進行標準化轉(zhuǎn)換,以消除不同屬性之間的量綱的影響,并把屬性值壓縮至[0,1],同時計算類內(nèi)均值,然后估算出第i指標的類間標準差。相對于層次分析法體現(xiàn)主觀性的特點來說,基于類間標準差的權重分配方法更加客觀的確定指標權重,在確定權重經(jīng)驗不充分或者意見存在分歧時,該權重分配方法可提供可資借鑒的的客觀數(shù)據(jù)。⑵基于類間標準差分配權重的計算過程設:某產(chǎn)品P的備選質(zhì)量等級共c種,這c種質(zhì)量等級擁有m個共同的指標,相應的指標集為,第h種質(zhì)量等級的實例個數(shù)為nh,其中第i個實例的特征向量表示為,表示的第i個實例關于的屬性值,;;?;舅悸啡缦拢菏紫葘M行標準化轉(zhuǎn)換,以消除不同屬性之間量綱的影響,并把屬性值壓縮至[0,1],同時計算關于指標的“類內(nèi)均值”()。然后以相同質(zhì)量等級的產(chǎn)品為一類,估算各類產(chǎn)品關于指標的“類間標準差” ,并為分配權重值,以得到滿足歸一化要求的權向量()。相對于AHP 法體現(xiàn)主觀性的特點,該方法可以更加客觀的確定指標權重,如果指標的值在不同的質(zhì)量等級中具有較大的離散性,則說明針對各等級之間的差異是明顯的,較好地體現(xiàn)了各等級的特點,對于區(qū)分不同類型具有較重要的意義,故為分配較大的權重,反之,則分配較小的權重。 ()其中 ()此外,當指標為“語值屬性指標”時,也可將其進行量化,如“優(yōu)、良、中、差”可分別被量化為“、”,當指標等級為“良”略偏“中”時可量化為“”,然后再根據(jù)上述方法進行計算。 應用實例,繼電器產(chǎn)品的動態(tài)特性取決于6個指標,通過AHP法求得這6個指標的權重向量為=[ ]T。 繼電器產(chǎn)品樣本動態(tài)特性數(shù)據(jù)樣本指標12345678tb(ms)ip/IsRn(mΩ)td(ms)△f/△cUd/Us,設定產(chǎn)品被劃分為4個質(zhì)量等級,即優(yōu)、良、中、差(c=4)。這4 個質(zhì)量等級擁有6個指標(m=6),其中樣本1和6評價為優(yōu),樣本3和5評價為良,樣本2和7評價為中,樣本4和8評價為差。根據(jù)式()得:同理可得=,=,=,=,==,=,=,=,=,==,=,=,=,=,==,=,=,=.9815,=,=另根據(jù)式()得=,=,=,=,=,=即=[ ]T。根據(jù)式()取α= =[ ]T+[ ]T=[ ]T結(jié) 論在醫(yī)療電器產(chǎn)品的設計和生產(chǎn)階段,都需要通過多個評價指標對其整體品質(zhì)進行評價。對此我們提出一種模糊綜合評判法,此方法是一種基于模糊數(shù)學的綜合評價方法,該綜合評價法根據(jù)模糊數(shù)學的隸屬度理論把定性評價轉(zhuǎn)化成定量評價。對于一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而言,權重反應了某一指標在體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權重的賦值方法有很多,可以分為主觀賦值法和客觀賦值法,前者包括Delphi法、成對比較法、層次分析法、連環(huán)分析法等;后者包括熵值法、最大方差法、模糊聚類分析法等?;谥骺陀^因素的影響,本設計提出了從主、客觀兩個角度出發(fā)分配權重的方法———權重由“層次分析法”和“基于類間標準差的權重分配方法”共同確定。此種方法既體現(xiàn)了設計者主觀的意愿,又避免了層次分析法主觀的弊端,更好地體現(xiàn)了從主客觀兩個方面確定權重。對本文的主要工作總結(jié)如下:主要研究層次分析法和基于類間標準差的權重分配方法對權重進行分配。層次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權重分配方法,它主要采用先分解后綜合的系統(tǒng)思想,整理和綜合人們的主觀判斷,使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機結(jié)合,實現(xiàn)定量化決策。而基于類間標準差的權重分配方法則可以更加客觀的確定權重,在確定權重經(jīng)驗不充分或者意見存在分歧時,該權重分配方法可提供可資借鑒的客觀數(shù)據(jù)。綜合使用這兩種方法,更好地體現(xiàn)了從主客觀兩個方面確定指標權重。參 考 文 獻1 楊德生,趙玉山,1996,(06):42~432 ,2010,(02):82~833 周峻峰.中國繼電器產(chǎn)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初探.電子元件與材料,1998,17(3):28~294 金福群.世界繼電器生產(chǎn)與市場.機電元件,2000,20(2):48~525 趙軍,李志剛, 李玲玲,,2006,(11):14~176 楊應迪,程建圣,2008,35(4):63~687 ,1995,(05):56~598 ,2003,17(4):72~759 Han Liang hao, Yu Shu rong, Wang Zhi wen .Fuzzy assessment of the integrity of structures containing defects. Int J Press Vessels amp。 Piping,1999,76(12):825~829.10 Zadeh L concept of linguistic variabl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pproximate sciences,1975,8(2):199~24911 章紅梅,芮延年,,2005,18(4):38~4012 , . On the relativity of relative measures acmodating both rank preservation and rank reversals in the AHP.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0,12(1):205~21213 Luo Yun qian, Xia Jing bo, Chen Tian ping.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weight determination methods in network performance evalu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2009,29(10):2625~263114 ,1995,(03):26~3015 Kevin Kam,F(xiàn)ung Yuen. Analytic hierarchy prioritization process in the AH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A prioritization operator selection approach.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2010,10(4):975~989致 謝首先衷心地感謝我的導師趙軍老師。本文的研究工作自始至終得到了導師趙老師的悉心指導,從論文的選題、課題的進展到論文的修改、定稿,無不滲透著導師的心血。趙老師治學嚴謹、實事求是的科研作風,使我受益匪淺。趙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在此首先向?qū)煴硎咀钪孕牡母兄x!感謝河北工業(yè)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們給予我的各方面支持和幫助。感謝在百忙中審閱本文的所有專家和前輩們,感謝你們誠摯的意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