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科專業(yè)知識(40分)43.身份證號碼有15位或18位數(shù)字,在Excel2003中,整數(shù)型數(shù)據(jù)只能輸入12位有效數(shù)字,超過12位將使用科學計數(shù)法表示,直接輸入身份證號碼將造成信息的丟失。請說出處理這一問題的兩種方法及適用情況。(4分)參考答案:方法1:在輸入的的身份證號碼前輸入半角的單引號,適用于輸入數(shù)據(jù)量不多時;方法2:首先設置要輸入身份證號碼的單元格格式為“文本”,再輸入身份證號碼。44.使用歐幾里德的輾轉相除算法是計算最大公因子的好算法,其原理是:若 a=bq+r,則a和b的最大公因子等于b和r的最大公因子絕對值(都為整數(shù))比如求1406和646的最大公因子,可使用如下計算步驟: 1406=2*646+114 →646=5*114+76 →114=1*76+38 →76=2*38+0 ,所以1406和646的最大公因子為38。程序(VB)如下,請在空白處填上合適內容。(6分)Dim A as Long,B as Long,R as LongA=inputbox(“請輸入A的值”)B=inputbox(“請輸入B的值”)Do R=?、? A=BB=R Loop Until ② Print “最大公因子=”。 ?、邸⒖即鸢福孩貯 mod B(或者:A(AB)*B) ?、凇=0?。ɑ蛘撸篘ot R0) ③ A45.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習目標和掌握要求的描述可以歸納為知識性目標、技能性目標和情感性目標。以下是知識性目標的三個水平要求和行為動詞,請將下表中各水平的要求與相應的行為動詞連上線。(4分)各水平的要求 行為動詞A.了解水平 ①解釋、比較、檢索、知道、識別、理解、調查B.理解水平 ②分析、設計、制訂、評價、探討、總結、研究、選用、選擇、學會、畫出、適應、自學、發(fā)現(xiàn)、歸納、確定、判斷C.遷移應用水平 ③描述、列舉、列出、了解、熟悉參考答案:A ① B ② C ③ 46.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先做后學”往往比“先學后做”學習方式的效果要好,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對其原因進行分析(6分)參考答案: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而需求是激發(fā)和維持的重要因素。先做后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做”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需求,激發(fā)學習興趣,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而先學后做一般是被動地接受學習,往往學生沒有學習的欲望和興趣。47.綜合題:(20分)課題:公式的使用(選自初中第四冊Excel部分)內容:Excel計算公式的使用某教師撰寫了如下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掌握相對地址及絕對地址的含義。(2)掌握公式的組成部分。(3)掌握公式的組成及其輸入。(4)掌握公式計算及SUM函數(shù)。(5)掌握相對地址及絕對地址的引用(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要求:根據(jù)新課程理念和要求,重新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具體、明確、可評價,行為動詞使用恰當。(6分) 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4分) 簡述本節(jié)課你選擇的教學方法,并簡單陳述理由。(5分) 結合本節(jié)課所提供的內容,說出幾種常用的教材處理方法。(5分)參考答案:教學目標(1)通過使用公式進行表格單元的計算,使學生在公式中引用單元格地址,了解相對地址與絕對地址的作用;(2)知道公式的組成及輸入方法,學會使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通過小組協(xié)作學習,促進學生養(yǎng)成相互交流、協(xié)作的習慣。教學重點:公式的組成、單元格地址的引用教學難點:相對地址與絕對地址的使用使用小組協(xié)作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演示教學法等方法中的若干種,不宜過多。理由略。教材處理:補充增加、合并或分解、調整順序、弱化和刪除等等。如本節(jié)課可增加運算符的簡單知識,將SUM函數(shù)調整到后面等。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