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1.從北京人到山頂洞人,再到半坡和河姆渡人,清晰展示了從擇洞而居到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yǎng)家畜的過程,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A.種植技術的發(fā)展B.建筑技術的進步C.生產工具的改進D.飼養(yǎng)水平的提高一、單項選擇題C2.右圖所示為“秦朝行政系統(tǒng)簡表”,它直觀地展示了秦朝
2025-06-21 00:39
【總結】1.下列考古發(fā)現(xiàn),能夠證明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進步的是()①打制石器②骨耜③半地穴房屋遺址④稻谷遺存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一、單項選擇題B2.“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2025-06-21 04:34
【總結】1.西周初年,疆域空前遼闊。據《左傳》記載周王“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下面對材料中“以藩屏周”理解最準確的是()A.獎賞功臣B.加強與王族之間的交流C.鞏固周朝統(tǒng)治D.削弱王族的權力一、單項選擇題A2.“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在這一思想推動下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出現(xiàn)在下列哪一
2025-06-21 02:09
【總結】1.某同學繪制了一幅我國原始居民生活場景的想象圖,下列內容與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①生活在黃河流域②種植水稻③住干欄式房子④挖井飲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一、單項選擇題B2.《史記·商君列傳》載,“集小都,鄉(xiāng)、邑聚為縣,置令、丞,
2025-06-21 02:08
【總結】1.在下列圖片中,反映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一、單項選擇題D2.呂思勉在《呂著中國通史》中寫到:“秦始皇,向來都說他是暴君,把他的好處一筆抹殺了,其實這是冤枉的。”“他的好處”包括()①統(tǒng)一六國
【總結】模擬沖刺卷(二)(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本試題分兩卷.第Ⅰ卷共兩道大題,13個小題;第Ⅱ卷共六個專題,14個小題.所有答案均寫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在試題上作答無效.卷(Ⅰ)現(xiàn)象·實驗·結構·方法(本卷滿分3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滿分18分,共9個小題,每小題2分)
2025-06-12 08:52
2025-06-20 23:31
【總結】仿真(二)標準仿真預測卷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本卷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4.《禮記》中說:“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聽政役,所以明尊長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yǎng)老也。民知尊長養(yǎng)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睂?/span>
2025-11-06 09:35
【總結】沖刺2022,中考命題專家談濱州中考濱州近6年中考命題綜合分析一、試題結構分析濱州市近六年中考歷史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為選擇題,均為單項選擇題,分值占50%;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含讀圖題、材料分析題、探究題等,分值占50%。在中考中,中國古代史約占25%,中國近現(xiàn)代史約占35%,世界近現(xiàn)代史約占40%。試題難度及分值的比
2025-06-21 06:59
【總結】模擬沖刺卷(三)(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本試題分兩卷.第Ⅰ卷共兩道大題,13個小題;第Ⅱ卷共六個專題,14個小題.所有答案均寫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在試題上作答無效.卷(Ⅰ)現(xiàn)象·實驗·結構·方法(本卷滿分3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滿分18分,共9個小題,每小題2分)
【總結】模擬沖刺卷(一)(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本試題分兩卷.第Ⅰ卷共兩道大題,13個小題;第Ⅱ卷共六個專題,14個小題.所有答案均寫在答題卡對應位置上,在試題上作答無效.卷(Ⅰ)現(xiàn)象·實驗·結構·方法(本卷滿分3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滿分18分,共9個小題,每小題2分)
【總結】仿真(一)標準仿真預測卷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本卷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4.馬克垚認為,周天子當時并沒有真正的統(tǒng)治權,周初萬邦并立,周不過只是其中之一邦。周代存在著主權分割現(xiàn)象,卻沒有形成個人之間的主從關系。據此判斷,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
2025-11-06 14:34
【總結】仿真(四)標準仿真預測卷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本卷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4.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有如下論述,這一演變具體是指()A.“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B.宋明理學形成C.儒學正統(tǒng)地位確立D.明清儒學活
2024-11-17 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