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東坡居士面對邈遠天昊,曾浩嘆“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我真正體會出這兩。句話的奧義,是在多次晉謁了一棵巨樹之后。那是莒縣城西定林寺中的銀杏樹。它蒼勁蔥郁,主枝周逸旁出,狀若碩大無朋的蓮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時,頓被一種強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懾,所征服,所溶解。后來,我又多次拜謁它,每每都會對蘇軾的話產(chǎn)生新的感悟。但站在這棵古樹前,仰望著無涯無際的時空,我們便會感到:在宇宙間,地球僅是一粒微塵,博大與渺小,久遠與短暫,都是相對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銀杏樹無疑是一支巍峨崢嶸。后來我在雪野中兩次偶然所見,則又領(lǐng)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禮贊。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個暮冬,我到嶗山頂峰的駐軍觀察所采訪。這時,我猛然發(fā)現(xiàn),走至巨石下,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吹饺绱吮姸嗟男∩瑘匀滩话味峙钆畈鼗钤谶@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燦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