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13 . 10 .如圖, AB 是 ⊙ O 的直徑, BC 是 ⊙ O 的切線, D 是 ⊙ O 上的一點,且 AD ∥ CO . (1) 求證: △ AD B ∽△ O BC ; (2) 連接 CD ,試說明 CD 是 ⊙ O 的切線; (3) 若 AB = 2 , BC = 2 ,求 AD 的長 ( 結(jié)果保留根號 ) . 證明: ( 1 ) ∵ AB 是 ⊙ O 的直徑, ∴∠ A DB = 90 176。. ∵ BC 是 ⊙ O 的切線, ∴∠ OB C = 90 176。. ∵ AD ∥ CO , ∴∠ A = ∠ BOC , ∴△ AD B ∽ △ O BC. ( 2 ) 如圖,連接 OD , ∵ AB 是 ⊙ O 的直徑, ∴∠ AD B = 90 176。. ∵ AD ∥ CO , ∴∠ DFO = 90 176。. ∵∠ ODB = ∠ OB D , ∴∠ DOF = ∠ BO F . ∵ OD = OB , OC = OC , 在 △ ODC 和 △ OB C 中,??????? OD = OB ,∠ DOF = ∠ BO F ,OC = OC , ∴△ OD C ≌△ O BC ( SAS ) , ∴∠ C DO = ∠ CBO = 90 176。 , ∴ CD 是⊙ O 的切線. ( 3 ) ∵ AB = 2 , ∴ OB = 1 . ∵ BC = 2 , ∴ OC = OB2+ BC2= 3 . ∵△ AD B ∽△ O BC , ∴ADOB=ABOC,即AD1=23,解得 AD =2 33. 1 1. 如圖,已知 AB 是 ⊙ O 的切線, BC 為 ⊙ O 的直徑, AC 與 ⊙O 交于點 D ,點 E 為 AB 的中點, PF ⊥ BC 交 BC 于點 G ,交AC 于點 F . (1) 求證: ED 是 ⊙ O 的切線; (2) 求證: △ CF P ∽△ C PD ; (3) 如果 CF = 1 , CP = 2 , sin A =45,求點 O 到 DC 的距離. 解: ( 1 ) 證明:如圖,連接 OD. ∵ BC 為直徑, ∴△ BD C 為直角三角形. 在 Rt △ ADB 中, E 為 AB 中點, ∴ BE = DE , ∴∠ EB D = ∠ E DB. 又 ∵ OB = OD , ∴∠ OB D = ∠ ODB. ∵∠ OB D + ∠ A BD = 90 176。 , ∴∠ ODB + ∠ E DB = 90 176。 , ∴ ED 是 ⊙ O 的切線. ( 2 ) 證明: ∵ PF ⊥ BC , ∴∠ FP C = 90 176。 - ∠ BCP . ∵∠ PD C = 90 176。 - ∠ PD B , ∠ P D B = ∠ B CP , ∴∠ FPC = ∠ PDC. 又 ∵∠ P CF 是公共角, ∴△ CF P ∽ △ C PD. ( 3 ) 如圖,過點 O 作 OM ⊥ CD 于點 M. ∵△ CF P ∽ △ C PD , ∴ PC2= C F CD. ∵ CF = 1 , CP = 2 , ∴ CD = 4 . 可知 sin ∠ DBC = sin A = sin ∠ MOC =45, ∴DCBC=45,即4BC=45,∴ 直徑 BC = 5 , ∴MCCO=45, ∴ MC = 2 , ∴ MO =32, ∴ O 到 DC 的距離為32. 12 . (20 18 石家莊二模 ) 如圖,在矩形 ABCD 中, AB = 3 , AD= 4 , P 沿射線 BD 運動,連接 AP ,將線段 AP 繞點 P 順時針旋轉(zhuǎn) 90176。 得線段 PQ . (1) 當點 Q 落到 AD 上時, ∠ P AB = 176。 , PA = , A Q 的長為 ; (2) 當 AP ⊥ BD 時,記此時點 P 為 P0,點 Q 為 Q0,移動點 P的位置,求 ∠ 0D 的大小; (3) 在點 P 運動過程中,當以點 Q 為圓心,23BP 為半徑的圓與直線 BD 相切時 ,求 BP 的長度. 解: ( 1 ) 45 12 27 6 27 π ( 2 ) 如圖,過點 Q 作 QF ⊥ BD 于點 F. ∵∠ AP Q = 90 176。 , ∴∠ A PP 0 + ∠ QPD = 90 176。. ∵∠ P 0 AP + ∠ A PP 0 = 90 176。 , ∴∠ QPD = ∠ P 0 AP . ∵ AP = PQ , ∴△ APP 0 ≌△ PQ F , ∴ AP 0 = PF , P 0 P = QF . ∵ AP 0 = P 0 Q 0 , ∴ Q 0 F = P 0 P , ∴ QF = FQ 0 , ∴∠ Q Q 0 D = 45 176。. ( 3 ) 如圖,當點 Q 在直線 BD 上方,當以點 Q 為圓心,23BP 為半徑的圓與直線 BD 相切時,過點 Q 作 QF ⊥ BD 于點 F ,則QF =23BP . 由 ( 2 ) 知, PP 0 =23BP , ∴ BP 0 =13BP . ∵ AB = 3 , AD = 4 , ∴ BD = 5 . ∵△ AB P 0 ∽△ DB A , ∴ AB2= BP 0 BD , ∴ 9 =13BP 5 , ∴ BP =275. 同理,當點 Q 位于 BD 下方時,可求得 BP =2725. 故 BP 的長為275或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