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 ∠ B =50176。 , P 為 AB 中點(diǎn),點(diǎn) M 為射線 AC 上 ( 不與點(diǎn) A 重合 )的任意一點(diǎn),連接 MP ,并使 MP 的延長(zhǎng)線交射線 BD 于點(diǎn) N ,設(shè) ∠ BPN = α . (1) 求證: △ A PM ≌△ B PN ; (2) 當(dāng) MN = 2 BN 時(shí),求 α 的度數(shù). 解: (1) 證明:因?yàn)?P 是 AB 的中點(diǎn), 所以 PA = PB , 在 △ A PM 和 △ B PN 中, 因?yàn)????? ∠ A = ∠ B ,PA = PB ,∠ A PM = ∠ B PN , 所以 △ APM ≌△ BPN (ASA) ; (2) 由 (1) 得 △ A PM ≌△ B PN , 所以 PM = PN , 所以 MN = 2 PN , 因?yàn)?MN = 2 BN , 所以 BN = PN , 所以 α = ∠ B = 50176。 . 20 . ( 本題 12 分 ) 如圖,在長(zhǎng)方形 ABCD 中, AB = 8 cm ,BC = 4 cm ,動(dòng)點(diǎn) P 從點(diǎn) A 出發(fā),沿路線 A → B → C → D 作勻速運(yùn)動(dòng),速度為 2 cm /s ,運(yùn)動(dòng)的時(shí)間為 t 秒. (1) 用含 t 的代數(shù)式表示點(diǎn) P 運(yùn)動(dòng)的路程為 cm ,當(dāng) t = 時(shí),點(diǎn) P 在邊 上; (2) 當(dāng)點(diǎn) P 在線段 AB 上運(yùn)動(dòng)時(shí),寫出 △ ADP 的面積S 與 t 之間的關(guān)系式,并求當(dāng) t 為何值時(shí), S = 8 ; (3) 在點(diǎn) P 運(yùn)動(dòng)的過程中, △ A DP 的形狀也隨之改變,判斷并直接寫出 t 為何值時(shí), △ A DP 是等腰三角形. 解: (1) 2 t , BC ; (2) S = 4 t ,當(dāng) t = 2 時(shí), S = 8 ; (3)2 秒, 5 秒, 8 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