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N O3)2+ 2N O ↑ + 4H2O 則有b56∶a63= 3 ∶ 8 ,解得:ab=31 此為 a ∶ b 的最小值。 ( 2) 若 HNO3過量,發(fā)生反應: Fe + 4HN O3( 稀 ) == = F e ( N O3)3+ NO ↑ + 2 H2O 則有b56∶a63= 1 ∶ 4 ,解得:ab=92 此為 a ∶ b 的最大值。 所以 a ∶ b 的取值范圍為31≤ab≤92,即 a ∶ b 的比值在此范圍內均合理。 【答案】 A 3 . 平均值規(guī)律及應用 ( 1) 依據:若 XA XB,則 XA X XB, X 代表平均相對原子 ( 分子 ) 質量、平均濃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 2) 應用:已 知 X 可以確定 XA、 XB的范圍;或已知 XA、 XB可以確定 X 的范圍。 解題的關鍵是要通過平均值確定范圍,很多考題的平均值需要根據條件先確定下來再作出判斷。實際上,它是極值法的延伸。 4 .整體思維法 ( 終態(tài)法 ) 整體思 維拋開事物之間復雜的變化關系,從整體認識把握事物之間聯(lián)系規(guī)律,具有化繁為簡,快速解題的功效,能較好的鍛煉學生思維的全面性、靈活性,因此高考無論在選擇還是綜合性題目中經常有意設置。 在鐵和氧化鐵混合物 15 g 中,加入稀硫酸 150 m L ,能放出 H2 L ( 標準狀況 ) 。同時鐵和氧化鐵均無剩余,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 K S C N 溶液,未見顏色變化。為了中和過量的H2SO4,且使 Fe2 +完全轉化成 F e ( OH )2,共消耗 3 m o l L- 1的N aOH 溶液 200 m L ,則原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 ) A . m ol L- 1 B . 2 m ol L- 1 C . m ol L- 1 D . 3 m ol 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