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從軍出征,到了八十歲才回來。遠遠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經(jīng)是松柏青翠,墳冢相連了。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里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院子里長著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環(huán)繞著井臺。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走出大門向著東方遠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黷武的統(tǒng)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十五從軍征》晉代已入樂。訴殘酷繁復的兵役制度而創(chuàng)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