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塔布是波里尼西亞的一個字眼。我們找不到一個和它意義相近的譯詞,因為。它表示一個早已不再被保存的觀念。在古羅馬流行的“Sacer”(被詛咒的、神圣的——譯者。注)一詞即和波里尼西亞的“塔布”一詞具有相似的意義?!八肌?,就我們的理解,他代表了兩種不同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則是“神秘的”、“危險的”、“禁止的”、“不潔的”。反義詞為“noa”,就是“通俗的”或“通常為可接近的”意思。所以,塔布即意指某種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觸摸等性質(zhì)的東西的存在。上和塔布便有些相同。塔布所代表的禁忌和宗教或道德上的戒律并不一樣。它們并不建立在神圣的宗教儀式。塔布,既沒有理由也不知道。治下的人們來說,則成為當(dāng)然的事情。以免于受到傷害。經(jīng)由觸犯禁忌所產(chǎn)生的危險可以用贖罪或凈。長久性的禁忌包括冒犯領(lǐng)袖、僧侶或死者尸體及其他。僧侶或初生的嬰孩;也附著在所有特殊的情況,如生理上的月經(jīng)期、青春期或生產(chǎn)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