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生擔任小組長,并對各小組長進行適當?shù)呐嘤?,使他們懂得如何進行有效的合作與分工,指導他們如何在活動過程中組織組員積極參與,使人人都樂于表現(xiàn),協(xié)調好組員之間的關系,解決將會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等,使他們成為活動的骨干,以點帶面,保證活動的質量。材料準備。組織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整體設計活動,制定主題,編寫每節(jié)活動課的話題內容,及時補充相關材料,找準知識與能力的結合點,預測活動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詞匯、語言表達等障礙,并把相關補充詞匯、話題等打印給學生,要求學生先熟悉與某些話題有關的詞匯及表達方式,掃清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的語言障礙,同時教會學生到圖書館或網(wǎng)上查詢有關信息的方法,為活動作好充分的準備,努力使所有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事可做、有話可說,想說、會說。(二)活動模式活動課與普通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區(qū)別,既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又要讓學生遵循一定的活動規(guī)則和程序,避免出現(xiàn)自由放任的現(xiàn)象,要做到活而不亂,動而有序。這就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學期來我們對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案等進行了精心的設計組織和安排,確保每節(jié)活動課的質量?;顒幽J酱笾路譃橐韵聨追N類型:游戲活動: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把游戲納入到活動課中,就可以把學生對游戲的興趣引導成為他們學習英語的推動力。游戲的內容和方法很多,且容易操作,既可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增強趣味性,突出語言的交際性,又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應變能力,增進師生間、同學間的友誼。我們所做的游戲內容有:猜測活動(根據(jù)英語描述猜詞、猜物、猜人物等);搶問搶答、快速反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看哪個小組問或答的次數(shù)多少記成績);單詞、句型、故事接龍;句子滾雪球、句子傳球接力;英語謎語、腦筋急轉彎;故事搬家等。如在猜測活動中,我們在猜人物的游戲中,給每個學生的背上貼上人物畫像或名字,讓學生通過一般疑問句詢問出“自己”是誰。在“故事搬家”的游戲活動中,我們給每個小組一篇故事,并把它們張貼在教室外的走廊上,讓小組成員分工,口頭傳遞句子,讓其中的一位同學把故事寫下來,然后再互相合作把它背下來,最后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互講故事。這樣的一節(jié)活動課每位同學都有事可做,有所收獲,親身體驗了聽、說、讀、寫各項活動,小組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課堂氣氛好,寓教于樂。角色表演: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都是日常生活用語,以對話的形式出現(xiàn)的,這些對話可作為很好的表演題材供學生們表演,或借助多媒體讓學生為課件上的對話配音。在活動課中,根據(jù)教材內容指導學生改寫劇本,分角色表演。這樣既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又達到了交際目的。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自編小品、相聲、話劇、情景對話等進行表演。還可以通過現(xiàn)場采訪、舉行記者招待會等形式,讓學生進行交際體驗。學生在活動中知識得到了應用、鞏固,而且通過語言實踐活動解決了實際問題,獲得了不少信息,從而產生了應用語言的能力。一次好的表演,能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留下美好的記憶,并產生強大的后續(xù)學習動力。三年來,學生成功表演了《皇帝的新裝》、《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項鏈》等著名話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情景交際?,F(xiàn)實生活離不開語言,離不開交際。教材中的許多內容都是由課堂、家庭逐漸向社會各方面展開的,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緊緊相連,是我們進行真實語言交際的現(xiàn)成素材。如交際話題“Shopping”,“Talking about friends”,“All about me”,“Eating habits”, “Festavals and celebrations”, “Food and drinks”,“People and jobs”,Making telephone calls等。我們對每個話題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布置活動場所、準備表演的道具,讓學生身臨其境,自然交流。如在購物訓練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購買欲望,學校在做賠本“生意”,高價買進,低假賣出,使“商場”生意興隆,氣氛熱烈;為了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介紹自己或向他人了解情況,我們特意設計了一張個人信息表格,要求每位學生事先到指定班級了解與自己同座號的學生情況,并在活動課上進行匯報交流。手工制作。該活動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做事的過程中使用英語。一般在學了相關的課后進行。如學習“Fly a kite”后,我們讓學生自制風箏,并用英語標注各種顏色、名稱等;學了“Business cards”后,我們讓學生各自制作一張20年后的個人名片及寫一張“All about me”的個人信息資料海報;學了英文書信后,讓學生用英語給老師或同學寫封信,發(fā)Email等;學了有關購物的內容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經營一家商店,并動手做商店標志牌,廣告牌并銷售“商品 ”;學了球星Michael Jorden和Ronaldo后,讓他們上網(wǎng)收集資料,建立這兩位球星的個人檔案并制作海報張貼在走廊的墻上;學了 “favourite”一詞后,讓他們用圖表的方式列出家人的興趣、愛好,并貼在墻上大家互相交流。結合元旦、春節(jié)、圣誕節(jié)、教師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讓他們制作各種賀卡等并贈送給親人或朋友。我們在活動課開設前為每位學生制作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學習成果。每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成果”,都產生了極大的成就感。大大增強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課外活動。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我們在課后還開展了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外活動。如每周布置一個英語演講話題并在全校學生中征集演講稿,然后從來稿中選出優(yōu)秀習作,在宣傳欄張貼,并挑選一位學生在每周一升旗儀式時進行國旗下英語演講,在期末結束時把每周的優(yōu)秀習作進行排版、印刷,裝訂成冊發(fā)給每位學生;在教室里用小黑板懸掛每日一句英語,每天由小組檢查檢查過關;在校園宣傳欄張貼日常生活英語,并定期更新內容,布置校園英語環(huán)境;借助各種節(jié)假日舉辦賀卡制作比賽、課本劇創(chuàng)作、表演比賽;利用校園廣播播放英語歌曲、英語小詩、英語繞口令、新概念英語等,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氛圍;經常召開各班級、各年級英語晚會,為學生提供展示英語水平的舞臺。暑期還請了外教來校授課、交流,讓學生感受地道的英語學習氛圍,了解更多的英語文化。五、實驗效果三年來,通過英語活動課的開設,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有了質的變化,師生共同提高,受益匪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習主動性。開設活動課后,為了更出色地完成任務,不少學生經常三五成群地在課后用英語交談,自編對話、短劇、小品等,以便在活動課上展示英語風采。還有不少學生為了更準確、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經常查字典、上網(wǎng)、與同學討論或向教師請教碰到的問題,對英語顯示出極大的興趣,營造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同時也激發(fā)了進一步學習英語的欲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良好的語言習慣,提高了語言應用能力。有了活動課,學生說的機會大大增加,且由于小組活動情況較多,說話的環(huán)境比較自由、寬松,即使是性格內向,生性羞怯的學生在這小環(huán)境中也會有較強的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全面地發(fā)展。學生養(yǎng)成了大聲、大膽開口說英語的良好習慣,口頭表達能力,語言應用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而聽、說能力的提高又促進了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增強了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弘揚了人文精神。合作與競爭是實際人際交往的基本形式,也是人類生存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英語活動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合作式學習的情境,為學生養(yǎng)成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搭建了舞臺。現(xiàn)代中學生由于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大多存在“自我中心”的思想,不善與他人交往,與他人合作。在活動課上,不少內容是要求小組合作完成的,要求學生要有集體意識,分頭行動,合作完成才能取得好成績。在這種合作與競爭的環(huán)境中,學生親身體驗互相幫助、相互協(xié)作的氛圍,形成共同分擔責任、分享快樂的意識,學會理解與欣賞他人。增強了知識的鞏固效果,延伸課堂教學。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由于缺少語境,缺少有真實意義的操練,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往往靠反復抄寫,操練死記硬背,學生學得很吃力且遺忘較快,而且除了英語課就幾乎沒有用英語的機會。增設了英語活動課后,由于增加了說的機會,優(yōu)化了說的環(huán)境,加強了說的訓練,學生想說、敢說、能說、有機會說,對所學的知識反復應用、靈活運用,學得輕松、記得牢固。所以產生了良好的積極效果,形成了一種“興趣——追求——成功——新的追求——新的成功 ”的良性循環(huán)。結束語:如何有效地開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