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認識時分》說課稿6說教材一、說課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88頁的內容時分秒。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本單元在學生一年級已經初步認識整時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時、分、秒的有關知識。先認識時、分,再學會看鐘面上的幾時幾分,最后認識秒。本課教學內容是認識時、分,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為此教材在編寫時十分注重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呈現的教學內容是學生熟悉的上學前看鐘的畫面,既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需要看鐘表,又喚起學生對鐘表的已有認識。繼而教材分兩個層次讓學生認識時、分。先是認識時、分兩個時間單位,通過觀察鐘面上的大格、小格到認識“時”、“分”,初步建立1時、1分的觀念。然后讓學生撥鐘面上的針,仔細觀察,發(fā)現時、分之間的進率,知道1時=60分。在“想想做做”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活動后聯系生活實際親身體驗1分鐘和1小時持續(xù)的時間,進一步建立1分鐘和1小時的時間觀念,豐富對時、分的感性認識。依據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兒童的心理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三、教學目標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學具操作,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知道時針、分針是怎樣記時的;知道1小時=60分。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組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情感目標: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養(yǎng)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鐘面上1時、1分的時間規(guī)定,體會1時、1分的長短,理解時與分的關系。難點是:看鐘表準確的說出經過的時間。接下來說說本節(jié)課的教法與學法。說教法:新課程指出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比較積極但不穩(wěn)定,知識和思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數學生,操作、口述、思考不能很好的有機結合,缺乏有序性和準確性。針對這種情況,我注重豐富學生對鐘面的感受和認知,練習,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fā)現法。來組織學生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活動,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學習新知。說學法:有效地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十分注重方法的指導,在本節(jié)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fā)現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撥一撥、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系列的活動中,認識時和分。以下是我的教學設計:一、談話導入小朋友,誰能告訴老師,你每天早上是什么時間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要是學習了看鐘表的方法,就能準確地掌握時間,科學地安排時間,做時間的主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時間單位時、分。(板書課題)二、新授認識鐘面(1)出示鐘面模型。(2)引導觀察鐘面。小組邊觀察,邊議論,你發(fā)現了什么?大格、小格、長針(分針)、短針(時針)。(3)觀察填空。鐘面上一共有xx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xx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xx個小格。認識時、分的關系(1)童話故事:老師發(fā)現同學們真了不起,不僅有一雙會認時間的慧眼,還有一雙會寫時間的巧手,為此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作為獎勵。你們都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輸得非常不服氣,于是它又約了小烏龜到周圍種著12棵樹的圓形運動上來比賽,大家猜一猜,這一次誰贏了?好,讓我們一起到比賽現場看一看。(課件演示在相同時間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烏龜只跑到第二棵樹下。)其實,在我們今天認識的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一直在進行著這樣的龜兔賽跑。(龜兔跑場景變成一個鐘面)(2)小組合作:撥動鬧鐘的分針走一圈,認真觀察時針的變化,探究1時和60分的關系。(3)課件動態(tài)演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的過程,驗證學生的結論。這一環(huán)節(jié)用龜兔賽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學生探究的熱情,學生迫切希望能揭開鐘面上“龜兔賽跑”的秘密,通過動手撥一撥終于發(fā)現了1時=60分,而課件的生動演示,既驗證了學生的發(fā)現,又使學生興趣盎然。感受1分鐘,進行愛惜時間的教育(1)全班看動畫片,分小組活動,感受1分鐘的長短。1分鐘脈搏跳xx次左右;1分鐘大約跳繩xx下;小朋友1分鐘大約寫xx個字,1分鐘可以背誦xx古詩。(2)談話:剛才的一分鐘已經過去了,還能再找回來嗎?時間是多么的寶貴呀!提問:你想說些什么?那么1小時能干些什么呢?回家后看好時間,體會1小時都能干些什么?意圖:通過學生的談論與活動,讓學生感到1分鐘的時間雖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鐘。三、鞏固練習,實際應用學生互動撥鐘表學生出題,學生撥小鐘表??梢砸龑н@些題目:5分鐘怎么撥?10分鐘,23分鐘,3小時,6小時等時間。“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思考,課件演示,填空。一節(jié)課是xx分鐘,課間休息xx分鐘,再加上xx分鐘是1小時。[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已經形成的時間觀念,培養(yǎng)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為下節(jié)課學習認識幾時幾分作鋪墊。]四、小結評價,深化認識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滿意嗎?填寫自我評價表。[意圖:讓學生自己談體會,可以加深他們對時、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對自己課上的表現進行自我反省與評價,促進學生及時改進。]板書設計力求知識性和間接性?!墩J識時分》說課稿7一、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數學第四冊第六單元時、分、秒,第一節(jié):時分的認識。二、教材分析:時間單位不像長度和重量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單位間的進率也比較復雜。學生在一年級的時候,已經認識了整鐘點。地此基礎上,教給學生進一步認識鐘面和掌握看鐘表的方法,認識時間單位小時、分、秒,知道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60,初步建立時間觀念。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雙語教學的特點,我制定出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能正確用英語和漢語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刻,學會英語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___。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激勵學生學好英語。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建立時間觀念、認識時和分兩個時間單位,知道1時=60分。難點:準確用雙語說出鐘面上所指示的時刻。五、教學方法和手段:為了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體現新課標的精神以及雙語教學的特點,這節(jié)課,我打算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情景導入法、小組合作法、講解示范法、動手操作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六、教學過程:第一環(huán)節(jié):情景導入中國的猴王孫悟空Monky king,從來沒有坐過飛機,他聽說飛機比他飛得還快,他有些不服氣。這不,他被邀請到美國的迪士尼樂園去玩,因為他不認識時間,只知道飛機是9時多起飛。可當他來到機場機場時,飛機已經起飛了。Monky king后悔自己沒有好好認識時間。同學們,你們愿意和孫悟空一起來認識時間嗎?我用同學們喜歡的動畫人物孫悟空陪同學們一起學習,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認識鐘面、會撥指定的時刻,并會用英語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勞動都有一定的時間,鐘面可以告訴我們時間。我出示三幅圖畫,請同學們說出圖上這個同學的作息時間。學生對自己的起床、上學、睡覺時間比較熟悉,有了一定的時間觀念,但有的同學不一定會看鐘表,說出幾時幾分。因此,教學時,我從認識鐘面開始,讓學生觀察鐘面上有多少個大格,一個大格里有多少小格。(出示大屏幕)鐘上有____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____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____個小格。請同學們借助手中的模型鐘表看一看,數一數,合作完成這個題目。通過動手操作得出1小時=60分。孫悟空耽誤了飛機,我們來看一看飛機是幾點起飛的?出示9時5分,用英語怎么說?It’s nine 0 five、我再隨意撥幾個時刻,問同學們:What time is it?讓同學們練習說一說,使學生不僅能用漢語說出鐘面上的時間,而且還能用英語準確表達。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建立1小時和1分鐘的時間觀念。為了豐富學生對時間觀念的感性認識,我通過學生所熟悉的一節(jié)課時間,課間休息時間,再加上多少分就是1小時的計算,使1小時的持續(xù)時間與學生日常活動的時間體驗建立起聯系;讓學生數自己的脈搏的次數感受1分鐘的時間有多長。這樣,把數學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踐聯系起來,讓書本知識和學生0距離,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接著教學例1和例2,學習時間的兩種寫法。教學時,我先指導學生學習1時的寫法,在:前寫1表示“時”,在:后寫00表示“分”。其它幾個時刻都由同學們獨立完成,互相之間檢查訂正,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對于發(fā)言好的同學,課上給與恰當的鼓勵和表揚,very good , you really great, you are really intelligent。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愉悅的氣氛中完成“做一做”的學習任務。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擴展練習。Monky king終于坐上了飛往美國的飛機。我們看看飛機是什么時候起飛的?出示鐘面,請同學們讀出這個時刻。當monky king來到美國,不知道是什么時間了,他想問別人時間,可不會說英語,同學們,誰能教他用英語問時間?請出幾名同學說:what time is it?應該怎樣回答呢?出示鐘面。It’s six、這樣設計。既練習認讀鐘面上的時刻,又鞏固了英語句型。肢體游戲。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利用游戲鞏固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既生動又有趣。我請同學扮演鐘表,兩只胳膊分別代表時針和分針,老師說一個時刻,同學們應用手臂表示出來,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鐘面是撥出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同,說出這個時刻你正在干什么。這個練習的設計,既使學生鍛煉撥鐘的方法,準確認識時間,又把生活實際和學習聯系起來,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出示一個難忘的時刻,請同學們讀出這個鐘面上的時刻。說明這個時刻是20xx年7月13日的10時08分,是北京申奧成功的時刻。這個時刻用英語怎么說?what time is it?it’s ten eight、我安排這樣一個練習,把思想教育巧妙地滲透在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了愛祖國的教育,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第五個環(huán)節(jié):總結全課。我向同學們提出: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學生通過回顧,總結出本節(jié)課的所學內容。這種提法,符合新大綱的要求,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善于總結自己的收獲。通過本節(jié)課,同學們和monky king一起認識了鐘面上的時間,會讀會認鐘上的時刻,不僅能用漢語說出,還能用英語表達。教育學生不僅要遵守時間愛惜時間,還要學好英語。《認識時分》說課稿8一、說教材:《認識時分》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單位時與分。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索發(fā)現1時=60分,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能正確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間;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對鐘面的觀察,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知道1時=60分。使學生在熟悉的活動中,具體感受1分、1時的持續(xù)時間,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使學生在認識時、分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增強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時、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時間單位不易被具體物體表現,而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二年級的學生對時分的概念比較模糊也不易理解,因此很難量化這一概念。生活中的時間大多以電子顯示形式展現出來,這樣更增加了學生學習理解運用的難度。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了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時針、分針是怎樣計時的,進而理解時分的進率,同樣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二、說教法學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為主,教師合理引導為輔。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和生活經驗,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發(fā)揮課件的教學功能,以活動為主線,注重體驗,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滲透數學思想和品德教育,讓學生從小熱愛數學、增強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三、說教學過程: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中我圍繞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第一環(huán)節(jié):聯系生活,導入新課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從交流學生自己的上學時間自然過渡到本課主題圖中女孩的上學時間,讓學生意識到了解時間的途徑和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知識的呈現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第二環(huán)節(jié):主動探索,掌握新知為了促進學生認識理解時分這一概念,我將“抽象模糊”變“直觀形象”,特別是學生對時和分進率這一重難點的理解。我將采用電教形式演示分針和時針同時轉動的情景,要求學生觀察發(fā)現兩根針各自的轉動規(guī)律以及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先讓學生猜想分針走一圈所用的時間,然后課件演示這一過程,在學生有了正確認識后再次觀看演示,觀察時針的變化。在時針和分針的跑步比賽中,所用時間相同,故1小時=60分鐘。鼓勵學生在交流探討中發(fā)現時分的進率關系:1時=60分,學生在此過程中初步建立了表象,也從中獲得了感性認識。第三環(huán)節(jié):加強體驗,實踐應用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了富有兒童情趣的情境,將形式單一、枯燥的練習設計多樣化,意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感受1分和1時的長短,建立時間觀念。教學時,讓學生在一分鐘時間內數脈搏、跳繩和做口算題,讓學生知道一分鐘內我們能做好多事,讓他們懂得一分鐘雖然短,但是積少成多就同樣寶貴,從而教育學生珍惜時間,自覺養(yǎng)成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有首次知識點的運用,即聯系實際一節(jié)課的時間和課間休息的時間填空,并思考再加幾分鐘是1小時。然后組織學生交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