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科技成就與通俗文藝的繁榮》練習一、選擇題1.有這樣一部作品,它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它以賈府的盛衰變遷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廣泛觸及清朝中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歷史命運。這部作品是()A.《紅樓夢》B.《三國演義》C.《水滸傳》D.《西游記》2.北宋東京八十
2024-11-28 17:37
【總結】一、明長城合作探究:明朝為什么要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明代修筑長城主要是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擊。明代前期和中期,退居蒙古故地的元朝殘余勢力以及后來的瓦刺時常南下擾掠,中期以后,東北地區(qū)的女真又興起,威脅到明王朝的安全,因此,修筑長城以加強防務,成為明朝的一件大事。明長城的修筑對于明王朝新建政權的鞏固、國家的安全以及北部地區(qū)農牧業(yè)生產的穩(wěn)定,
2024-12-08 00:43
【總結】第15課明朝的建筑與科技成就【教學目標】一、通過對長城和北京建筑的學習,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知慧和創(chuàng)造力。二、知道《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名著,了解明朝科技的成就及影響。自學導航一、明長城。1、我國長城修筑始于哪個時期?2、我國長城修筑規(guī)模最大
2024-11-30 15:09
【總結】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第15課東漢的興衰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課堂小結隨堂訓練情境導入漢武帝以后,統(tǒng)治階級日益腐朽,西漢開始從強盛走向衰落。到公元前后,階級矛盾異常激烈,西漢政權已像一個病入膏肓的患者,無可救藥了。東漢政權是怎樣建立的?東漢后期為什么會爆發(fā)黃巾起義?這些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王莽畫像劉秀畫像
2024-12-07 23:56
【總結】《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創(chuàng)新訓練夯實基礎典型題1、目前一般認為揭開中國歷史第一頁的最早人類是()A.元謀人B.藍田人C.北京人D.山頂洞人2、從生活地域劃分來看,元謀人生活在
2024-11-28 22:33
【總結】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教學目標1了解戰(zhàn)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廣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況;掌握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提高學生初步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解釋歷史現(xiàn)象的能力。通過對商鞅、李冰等歷史人物的評價,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改革求發(fā)展、改革求進步,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時代的需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勇
2024-11-19 01:39
【總結】中小學課件站?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zhàn)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tǒng)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歷史朝代歌中小學課件站第二單元
2024-12-07 14:57
【總結】中小學課件站、種植水稻等原始農耕生活圖景的文化遺址是()A北京人遺址B河姆渡遺址C半坡遺址,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一個罐子里存儲了芥菜籽之類的種子,這個罐子可能是
2024-12-08 03:08
【總結】溫故知新1、說一說華夏族是怎樣形成的?2、為什么海內外華人都稱自己為“炎黃子孫”第4課夏商西周的興替學習目標1、知道夏商周的興衰。包括建立時間、建立君主,滅亡時間,滅亡君主等。2、知道武王伐紂和牧野之戰(zhàn)3、知道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原因、內容和作用一、夏朝的建立1
2024-11-25 23:22
【總結】第1課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課堂小結第課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第1課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從猿到人”的科學論斷揭開了人類起源的秘密。那么,中華大地上何時開始有人類活動?早期人類是怎樣生活的?魅力無窮的科學之謎吸引著有志者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于是,沉睡在地下的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被發(fā)掘出來。導
2024-12-08 08:02
【總結】《秦漢時期的文化》練習一、選擇題:1.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下列關于造紙術發(fā)明的說法不正確的的()A.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B.西漢前期就從“積飄絮成絮紙”中得到啟示發(fā)明了紙C.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貢獻D.東漢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術2.秦漢時期科技成就領先與世界,對人類文化傳播者貢獻大的是(
2024-12-03 21:06
【總結】隆盛中學學案七年級科目:歷史執(zhí)筆:陶莉審閱:審核:課題課型使用者上課時間第1課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新課學習目標識記與理解:⑴.記住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的時代和地點;把握北京人的體質特征。⑵.了解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所
2024-11-19 03:59
【總結】中小學課件站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第16課秦漢時期的文化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課堂小結隨堂訓練第3課科學技術的重大成果竹簡帛書造紙術發(fā)明前我國的書寫材料情境導入龜甲、獸骨青銅器第3課科學技術的重大成果有部分課件由于控制文件大小,內容不完整,請聯(lián)系購買完整版第3課
2024-12-08 04:54
【總結】【學習目標】1、能大致描述新石器時代先民的社會生活變化的基本線索,明確農耕、畜牧、定居是人類在史前時代的巨大進步。2、能夠從巖畫、器物等反映人類早期文化成就的實物資料中觀察先民的精神世界。3、能初步比較我國黃河流域的半坡遺址和長江流域的河姆渡遺址所體現(xiàn)的不同文化類型。4、感悟、思考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知道歷史上人類活動與自然活動是相互作用、
【總結】童年的詩歌《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倫,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童年羅大佑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草叢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2024-11-18 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