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有趣的漢字”說課稿有趣的漢字是我校自主開發(fā)的書畫課程課例,是將網(wǎng)絡手段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結合的一次嘗試。下面我想從以下三點對本課做一說明和解釋。第一點:為什么設計這一課是學生學習書法的需要。寫中國字,做中國人!但是對于中國字,只有親近他、了解他,才可能喜愛他、尊重他,才會愿意學好他,也只有為他感動才可能表現(xiàn)好他。所以漢字文化是寫書法的孩子
2024-11-19 21:02
【總結】一、基礎知識1、填空。⑴魯迅的作品很豐富,有小說集、等,散文詩集和論文雜感等。我們學過他的小說、等。⑵小說有三要素,即、、
2024-11-15 17:35
【總結】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之戰(zhàn)?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lián)軍在長江赤壁一帶,大敗曹操軍隊的一次戰(zhàn)斗。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tǒng)一北方后,從
2024-11-28 02:18
【總結】春——朱自清你能根據(jù)對文章的理解和自己對春天的體驗,選擇文中的某一片斷揣摩用什么樣的語氣、設計用什么樣的朗讀方式來讀出你對春天的感受嗎?注意語速、讀出節(jié)奏、讀出重音、讀出感情春草圖突出春草勃
2024-12-08 05:52
【總結】作者簡介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屬縣)人。他喜歡兵法,注釋過《孫子》,他的詩文亦受兵法影響,意氣縱橫,抑揚跌宕。其詩與李商隱齊名,人稱“小李杜”。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
2024-12-08 04:38
【總結】晏殊《浣溪沙》富安中學劉瑛《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品讀詩詞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寧臨川人(今江西杭州)。景德初年,報剛十四歲,就以“神童”的才名應殿試考中進士。在西溪任上常講學,
2024-12-08 12:09
【總結】心聲黃蓓佳東莞市養(yǎng)賢學校:吳輝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天起,我們就心安理得的接受著來自父母的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愛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們也漸漸發(fā)現(xiàn):在享受這份關愛的同時,我們也經歷了各種考驗和困惑。成長中的你是否有
2024-12-08 04:39
【總結】秋天學習目標: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②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③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④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重點難點:①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②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課前準備:
2024-12-09 04:12
【總結】《心聲》導學案【教育目標】1、注意本文的心理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2、通過小說,引導學生探求兒童的心理特征,并對當前教育的某些現(xiàn)象提出質疑。3、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質?!局攸c難點】本文的心理描寫對塑造人物的作用?!窘虒W過程】一、導入大家以前學過《萬卡》這篇小說嗎?找同學講一
【總結】教學目標: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南轅北轍這個寓言故事,使學生初步理解其中的道理。練習朗讀課文,學習通過提示語感知人物說話時的語氣。通過口語句式練習,體會目的與條件的關系。教學重點、難點:朗讀課文,了解南轅北轍這個寓言故事,使學生初步理解其中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認準方向,有錯要及時改正。教具:自制課件。
【總結】二十四節(jié)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驚蟄、清明、小滿、芒種。積累詞語:
【總結】甘露的秘密楚青位于北海公園瓊島北山腰處,銅仙雙手托盤,面北立于蟠龍石柱上。據(jù)說,銅盤可承接甘露,為帝后拌藥,旨在延年益壽。位于瓊島北山腰
【總結】四大發(fā)明之火藥?火藥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火藥,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藥)。它的起源與煉丹術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制出來。左圖為元代銅火銃。它是硫黃,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兩項在漢代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藥物學典籍(神農本草經)里都被列為重要的藥材。就是火藥本身也被歸入藥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說,火藥能治瘡癬
2024-11-28 22:33
【總結】動物的行為第16章第二節(jié)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一課時孔雀開屏蜜蜂采蜜大雁南飛螞蟻搬家動物的行為:生活在各種環(huán)境中的動物,能對體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相應反應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動物的行為。動物行為的類型覓食行為爭斗行為防御行為
2024-11-30 03:27
【總結】教學目的:1.通過學習六位諾貝爾科學家獲得者對中國青年的寄語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思想、精神的關注與探索。2.在閱讀中篩選有效信息,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教學重點:學習六位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寄語中寓含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教學難點:1.課外查閱的資料的整理及科學家的觀點的篩選與整理。
2024-12-05 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