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學習目標:1、了解玻爾理論產生的背景;2、理解和掌握玻爾理論內容、意義;3、理解定態(tài)(基態(tài)和激發(fā)態(tài))、量子化、能級、躍遷的概念,理解氫原子的能級圖。一、玻爾提出原子模型的背景:盧瑟福的原子核式結構學說很好地解釋了a粒子的散射實驗,初步建立了原子結構的正確圖景,但跟經典的電磁理論發(fā)
2025-11-08 06:08
【總結】對α粒子散射實驗的理解1.在α粒子散射實驗中,選用金箔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B.金核不帶電C.金原子核質量大,被α粒子轟擊后不易移動D.金核半徑大,易形成大角度散射解析α粒子散射實驗中,選用金箔是因為金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做成很薄的箔,α粒子很容易穿過,
2025-11-18 22:22
【總結】2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時間:60分鐘)知識點基礎中檔稍難α粒子散射實驗1、2、43、5盧瑟福的核式結構6、7α粒子散射實驗中的能量問題8、109綜合提升1112知識點一α粒子散射實驗1.α粒子散射實驗中,不考慮電子和α粒子的碰撞影響,是
2025-11-19 13:30
【總結】原子的能級結構★新課標要求(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玻爾原子理論的主要內容。2.了解能級、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的概念。(二)過程與方法通過玻爾理論的學習,進一步了解氫光譜的產生。(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來源:學科網]培養(yǎng)我們對科學的探究精神,養(yǎng)成獨立自主、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锝虒W重點玻爾原子理論的基
2025-11-10 17:03
【總結】PbacAB?粒子鈹石蠟Po探測射線的方法同步測試1.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時遵守兩個守恒:分別為____________守恒,____________守恒。[來源:學|科|網Z|X|X|K]2.放射性元素衰變時放射出的射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
2024-12-01 20:32
【總結】1.在演示光電效應的實驗中,原來不帶電的一塊鋅板與靈敏驗電器相連,用弧光燈照射鋅板時,驗電器的指針張開了一個角度,如圖所示,這時()A。鋅板帶正電,指針帶負電B.鋅板帶正電,指針帶正電C.鋅板帶負電,指針帶負電D.鋅板帶負電,指針帶正電2.利用光子說對光電效應的解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025-11-21 12:58
【總結】第章第1節(jié)原子核結構打開原子核物理的大門19世紀末,科學家發(fā)現(xiàn)打開原子核物理大門的一把鑰匙——物質的放射性放射性的發(fā)現(xiàn),使人們認識到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而用放射性物質發(fā)出的射線做工具,科學家又發(fā)現(xiàn)了質子和中子等微觀粒子。對原子核有了進一步認識。現(xiàn)在放射
2025-11-09 10:44
【總結】第十八章原子結構新課標要求1.內容標準(1)了解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歷史以及有關經典實驗。例1用錄像片或計算機模擬,演示α粒子散射實驗。(2)通過對氫原子光譜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級結構。[來源:Z#xx#k.Com]例2了解光譜分析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2.活動建議觀看有關原子結
2024-12-08 22:29
【總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第十九章原子核新課標要求1.內容標準(1)知道原子核的組成。知道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變。會用半衰期描述衰變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統(tǒng)計意義。(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知道射線的危害和防護。例1了解放射性在醫(yī)學和農業(yè)中的應用。例2調
2025-11-10 22:32
【總結】座號姓名第二節(jié)、天然放射現(xiàn)象衰變1.天然放射現(xiàn)象顯示出()A.原子不是單一的基本粒子B.原子核不是單一的基本粒子C.原子內部大部分是空的D.原子有一定的能級2.β衰變中所放出的電子,來
2025-11-21 13:01
【總結】波爾的原子模型能級三維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玻爾原子理論的主要內容;(2)了解能級、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通過玻爾理論的學習,進一步了解氫光譜的產生。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我們對科學的探究精神,養(yǎng)成獨立自主、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教學重點:玻爾原子理論的基本假設。[來源:Z*x
【總結】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 第十八章原子結構 新課標要求 1.內容標準 (1)了解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歷史以及有關經典實驗。 例1用錄像片或計算機模擬...
2025-09-30 19:06
【總結】1.原子核的組成第十九章原子核人們通過什么現(xiàn)象或實驗發(fā)現(xiàn)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的?人們認識原子核的結構就是從天然放射性開始的。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fā)現(xiàn),鈾和含鈾的礦物能夠發(fā)出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可以穿透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物質發(fā)射射線的性質稱為放射性.具有發(fā)射性的元素稱為放射性元素
2025-11-08 12:12
【總結】2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1.了解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歷史過程及各種模型建立的依據(jù);2.知道粒子散射實驗的實驗方法和實驗現(xiàn)象;3.知道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主要內容.一、α粒子散射實驗湯姆孫的原子模型(如圖2-2-1)湯姆孫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認為原子是一個,彌漫性地均勻分布在整個球體內
2025-11-10 16:58
【總結】第二節(jié)原子核衰變及半衰期新課標要求1、知識與技能(1)了解天然放射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2)知道三種射線的本質,以及如何利用磁場區(qū)分它們;(3)知道放射現(xiàn)象的實質是原子核的衰變;(4)知道兩種衰變的基本性質,并掌握原子核的衰變規(guī)律;(5)理解半衰期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1)能夠熟練運用核衰變的規(guī)律寫出核的
2024-12-08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