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6課中國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實踐第16課破解“李約瑟難題”課標:掌握古代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及在數(shù)學、天文學、農學、醫(yī)學、建筑、航海等方面的重大科技成就;分析中國古代科技高度發(fā)達的重要原因及其對世界文明發(fā)展作出的貢獻。導言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是中國
2024-11-19 16:29
【總結】課時作業(yè)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詩經》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語句。這反映出當時實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均田制B.井田制C.土地私有制D.公有制【解析】 “一切土地屬于國王”是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可以看出是井田制?!敬鸢浮俊2.中國歷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貴”打擊資本經濟,就是人口膨脹后饑民暴動“打土豪
2025-06-21 12:57
【總結】第7課漢字與書法意義:漢字不僅是一種傳播和交流的工具,它還作為基本要素,構成了獨特的書法藝術和篆刻藝術演變:傳說——倉頡造字起源——圖畫文字——新石器時代,陶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成熟
2024-11-18 13:01
【總結】第二課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王總清三個子目一條線索貫穿本課的學習中國古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確立中國古代土地私有制的發(fā)展(重點)中國古代土地私有制下生產經營方式的變化(難點)課文解讀:思考:土地私有制是在什么時期出現(xiàn)的?在它出現(xiàn)之前都存在過哪些土地制度
2025-03-07 17:40
【總結】第2課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課程標準】自讀、1分鐘了解井田制從出現(xiàn)到廢除的歷史過程,了解封建社會以私有制為主體的多種土地所有制形式,理解地主與農民的租佃關系與土地兼并、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關系。【學習重點、難點】自讀、1分鐘重點: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幾種形態(tài)。難點:土地兼并與租佃關系的普遍化?!咀灾鲗W習】一)廢井田、開阡陌——土地制度[閱讀課本完成]商周時期---
2025-05-02 12:43
【總結】第1課孔子和老子理論: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的反映:經濟上——隨著生產力發(fā)展,“公田”轉為“私田”,生產關系隨之發(fā)生變化,奴隸制開始瓦解政治上——諸侯兼并土地的爭霸戰(zhàn)正日益頻繁,奴隸主貴族勢力大大削弱,新興封建勢力日益興起
2024-11-18 00:37
【總結】第6課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課標要求] 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認識中國科技發(fā)展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發(fā)明1.造紙術(1)殷商時期,人們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鐫刻在青銅器上,后來更多使用竹、木簡和縑帛做書寫材料。(2)西漢時,發(fā)明了植物纖維紙,但紙質粗糙。(3)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制成適合書寫的纖維紙,被時人稱為“蔡侯紙”
2025-05-11 22:11
【總結】二形由意成,意有形生——中國的古代藝術學習內容分析(1)課標要求概述漢字、繪畫的起及演變過程,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了解京劇等劇種產生和發(fā)展的歷程,說明其藝術成就(2)學科內以及學科間的相互關聯(lián)及銜接本課內容較為分散,包含中國古代書法藝術、中國古代繪畫和中國戲曲等三部分主要內容。知識點多,時間跨度大,學科
2024-11-29 22:00
【總結】農業(yè)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生產部門農之根本在于土地第2課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廢井田,開阡陌1、原始社會2、商周時期3、春秋戰(zhàn)國以后一、廢井田,開阡陌氏族公有集體耕種平均分配生產力低下1、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問題1:如何理解這種土地的公有制呢?
2025-03-08 12:20
【總結】第2課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廢井田,開阡陌二、多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三、租佃關系的日趨普遍基礎回顧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下生產經營方式的變化)土地制度經營方
2024-11-09 22:02
【總結】岳麓版試驗教科書必修二第2課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山東省濟南市歷城二中宣袁剛[教學目標]目標 內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識記理解廢井田,開阡陌井田制的特點及其崩潰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確立自主學習,適當引導,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幾種形態(tài)。材料分析,合作探究,使學生真正理解井田制瓦解的深刻背景。角色扮演,體會土地
【總結】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思想與科技線索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變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掌握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原因和重要意義。1、概念解析:諸子:代表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百家:言諸子之多。百家爭鳴:諸子各家,按照本階級(層)或本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社會、對萬事萬物作出解釋。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互相辯難,爭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025-06-29 00:27
【總結】陜西省西安中學附屬遠程教育學校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廢井田,開阡陌:井田制的特點及其崩潰;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確立。多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發(fā)展和表現(xiàn);土地兼并的趨勢及危害。租佃關系的日趨普遍化:租佃關系普遍化的歷史過程;租佃關系普遍化所帶來的影響。2、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適當引導,理清古代土地制度的幾種形態(tài)。材料分析,合作探究
2025-05-01 09:01
【總結】第2課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學法三設計理念四課堂設計三維教學目標2本課基本結構教學重點難點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簡析?課標要求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和特點(1)知道古代中國農業(yè)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025-07-20 06:20
【總結】直面當下社會熱點話題,貼近生活,反映了房價飆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生活中歷經的種種波折,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第2課中國古代土地制度1、原始社會:土地公有制2、商周時期:井田制3、戰(zhàn)國以后:土地私有制本課知識結構一、土地制度的變遷特點:氏族公有集體耕種平均分配生
2025-03-08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