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四節(jié)“基本粒子”與恒星演化三維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及粒子物理的發(fā)展史;[來源:學,科,網Z,X,X,K](2)初步了解宇宙的演化過程及宇宙與粒子的和諧統(tǒng)一。2、過程與方法(1)感知人類(科學家)探究宇宙奧秘的過程和方法;(2)能夠突破傳統(tǒng)思維重新認識客觀物質世界。3、
2024-12-09 06:45
【總結】《電子的發(fā)現(xiàn)》同步測試一、選擇題1.關于陰極射線的本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陰極射線的本質是氫原子B.陰極射線的本質是電磁波C.陰極射線的本質是電子D.陰極射線的本質是X射線2.關于陰極射線的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陰極射線帶負電
2024-11-30 12:58
【總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新課標要求1.內容標準(1)了解微觀世界中的量子化現(xiàn)象。比較宏觀物體和微觀粒子的能量變化特點。體會量子論的建立深化了人們對于物質世界的認識。(2)通過實驗了解光電效應。知道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以及意義。(3)了解康普頓效應。
2024-12-09 06:55
【總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第十八章原子結構新課標要求1.內容標準(1)了解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歷史以及有關經典實驗。例1用錄像片或計算機模擬,演示α粒子散射實驗。(2)通過對氫原子光譜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級結構。例2了解光譜分析在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2024-11-20 02:47
【總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第十九章原子核新課標要求1.內容標準(1)知道原子核的組成。知道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變。會用半衰期描述衰變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統(tǒng)計意義。(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知道射線的危害和防護。例1了解放射性在醫(yī)學和農業(yè)中的應用。例
2024-12-09 06:54
【總結】高三物理學習指導(三)——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概述:?本部分又稱為物理光學,主要學習人類對光的本性的認識。光的干涉和衍射實驗證明光具有粒子性,并推動了光的波動學說的發(fā)展,光的電磁說揭示了光現(xiàn)象的電磁本質;光電效應的發(fā)現(xiàn),又確鑿無疑地說明光還具有粒子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
2024-11-17 06:09
【總結】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 第十八章原子結構 新課標要求 1.內容標準 (1)了解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歷史以及有關經典實驗。 例1用錄像片或計算機模擬...
2024-10-09 19:06
【總結】嶄新的一頁:粒子的波動性★新課標要求(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2.知道實物粒子和光子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3.知道德布羅意波的波長和粒子動量關系。(二)過程與方法1.了解物理真知形成的歷史過程。[來源:Z*xx*m]2.了解物理學研究的基礎是實驗事實以及實驗對于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2024-11-19 22:32
【總結】學科網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學科網學科網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學科網學科網新課標要求學科網1.內容標準學科網(1)了解微觀世界中的量子化現(xiàn)象。比較宏觀物體和微觀粒子的能量變化特點。體會量子論的建立深化了人們對于物質世界的認識。學科網(2)通過實驗了解光電效應
【總結】重核的裂變同步測試1.重核被中子轟擊后分裂成兩個質量差不多的新原子核的過程叫_______________,反應釋放出的中子又轟擊另一個重核??這樣的反應一次接一次地進行下去,這樣的過程叫________________,通常把此過程中的最小體積叫做它的___________體積,相應的質量叫___________質量。2.原子核的鏈式
2024-12-01 09:25
【總結】1.假定冰面是光滑的,某人站在冰凍河面的中央,他想到達岸邊,則可行的辦法是()A.步行B.揮動雙臂C.在冰面上滾動D。脫去外衣拋向岸的反方向2.如圖所示,兩物體質量m1=2m2,兩物體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當燒斷細線后,彈簧恢復到原長時,兩物體脫離彈簧時的速度均不為零,兩物體原來靜止,則(
【總結】PbacAB?粒子鈹石蠟Po探測射線的方法同步測試1.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時遵守兩個守恒:分別為____________守恒,____________守恒。[來源:學|科|網Z|X|X|K]2.放射性元素衰變時放射出的射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
2024-12-01 20:32
【總結】電子(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陰極射線及電子發(fā)現(xiàn)的過程2.知道湯姆孫研究陰極射線發(fā)現(xiàn)電子的實驗及理論推導(二)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初步了解原子不是最小不可分割的粒子。(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人類對原子的認識和研究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這一過程也是辯證發(fā)展的過程。根據(jù)事實建立學說,發(fā)展學說,或是決定
2024-12-09 06:49
【總結】碰撞三維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彈性碰撞與非彈性碰撞,認識對心碰撞與非對心碰撞;(2)了解微粒的散射。2、過程與方法:通過體會碰撞中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與否,體會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不同碰撞的區(qū)別,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學重點:用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討論
2024-12-09 06:50
【總結】嶄新的一頁:粒子的波動性德布羅意波波粒二象性1、德布羅意波(物質波)De.Broglie1923年發(fā)表了題為“波和粒子”的論文,提出了物質波的概念。他認為,“整個世紀以來(指19世紀)在光學中比起波動的研究方法來,如果說是過于忽視了粒子的研究方法的話,那末在實物的理論
2024-11-17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