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設計理念】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對物理教學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動手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結合本節(jié)內(nèi)容的特點:“聲音的特性:響度、音調(diào)、音色”在以前課本上是選學內(nèi)容,目標層次是“了解”,新課本中定為比“了解”更深層次的“知道”,這就需要對其中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提煉加工;可是課本上的知識還是以前那些,并未增加多少,該怎樣處理呢?現(xiàn)在
2024-12-09 09:55
【總結】浮力計算題1、某物體在空氣中稱重是10N,浸沒在水中稱重是,求這個物體的密度?2、排水量為2×103t的輪船,裝滿貨物后,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在長江里航行時排開水的體積是多少m3?3、一木塊體積為100cm3,密度為ρ木=×103kg/m3,求:(1)用手把木塊全部按入水中
2024-12-03 09:46
【總結】第十章質量能力訓練一一.填空題:1.用已調(diào)節(jié)好的托盤天平稱某物體質量。指針位于分度盤中央時,右盤內(nèi)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則物體的質量是。2.下圖是一些物體的質量表。一枚大頭針的質量是氫原子質量的倍。地球的質量是成人質量的倍。質量是60kg的物體大約是
2024-12-03 09:48
【總結】12.4力氣墊船在行駛時,船體可以離開水面,速度每小時達100多千米,是什么力量把數(shù)百噸的船托離水面呢?智能提要問:怎樣正確理解力的概念?答:力的概念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1)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或物體的兩個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
2024-12-03 09:47
【總結】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1.電流通過電動機做功的過程中,電能轉化為能;電流通過電燈時,燈絲熾熱發(fā)光,電能轉化為能和能。電流通過電爐時,電能主要轉化為能;電流通過電風扇時,電能主要轉化為能;給蓄電池充電時,電能主要轉化為能。[]*2.在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電
2024-12-03 09:45
【總結】《浮力》教學設計與反思教學目標設計1.知識與技能①了解浮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②經(jīng)歷探索浮力大小過程;③從日常生活現(xiàn)象入手,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①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
2024-12-09 09:52
【總結】《二力平衡》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條件;(2)知道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3)進一步理解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原因。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二力平衡的物理意義。難點:二力平衡的探究及其應用。三、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四、教具:
2024-11-19 09:29
【總結】三、功和功率班級:姓名:一、填空題叫做力對物體做了功.功等于,它的計算公式是,國際單位制單位是,用符號來表示.,所做的功各是多少?(1)手用向前的力F推質量為m的小車,沒有
2024-11-16 00:10
【總結】13~~~1壓強作業(yè)一、填空題________受到的_____叫壓強.壓強的計算公式是_____壓強的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目的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頭、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為了______
【總結】第一節(jié)透鏡1、觀察與思考觀察下圖,其中_____________是凸透鏡,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凹透鏡,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動手做一做實驗一:拿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
2024-11-29 22:34
【總結】17.2核能1964年10月16日15時(北京時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你知道原子彈為什么會突然放出那么大的能量的呢?隨后,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我國西部地區(qū)新疆羅布泊上空,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獲得完全的成功,氫彈和原子彈的原理相同嗎?智能提要
2024-12-03 21:24
【總結】重力練習1.下列關于重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重心B.物體的重心處才受到重力作用C.質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的重心在其軸線的中點D.球體的重心總在球心2.有一質量分布均勻的柱體關于中軸線對稱,橫截面均為圓面,中軸線與x軸重合,一端面位于x=0處,其截面半徑R隨長度x的變化情況如圖1-7
【總結】九年級第十三章§3《摩擦力》教學設計與反思一、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安排在學習了重力與彈力之后,教材以生活事例展開,以實驗探究摩擦力的規(guī)律為主線,安排了學生猜想、設計實驗、實驗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過程。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教材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的精神。很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二、教學
2024-12-09 09:53
【總結】《光的傳播》教學案例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2.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2)經(jīng)歷“光是怎樣傳播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2024-12-09 09:50
【總結】九年級物理《機械效率》課型:新授課總第課時學習目標:1、能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總功。能說出機械效率的概念和物理意義。2、會運用相關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會自己設計實驗測量機械效率。學習過程一、激趣導入,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結合計算結果分析圖中哪種方法好,并得出有用功,額外功,總功的概念。二、自主學習
2024-11-19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