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語文傳記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9廣東教育出版社全國優(yōu)秀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第二單元異域人生7為世界工作基礎知識癖(pǐ)好荒埠(bù)酸漬(zì)炫(xuàn)耀教唆(s
2024-11-19 18:11
【總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2語文唐宋散文選讀小石城山記柳宗元第一單元作者簡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運城)人,世稱柳河東,是唐代杰出的文學家、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805年,柳宗元積極參加王叔文等人的“永貞革新”運動,但不久改革失敗,王叔文
2024-11-17 10:38
【總結】俄國19世紀前半葉最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諷刺文學流派的開拓者、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車爾尼雪夫斯基稱之為“俄羅斯散文之父”。處女作《狄康卡近鄉(xiāng)夜話》被普希金譽為“極不平凡的現(xiàn)象”。中篇小說集《米爾戈羅德》和《彼得堡的故事》。著名諷刺喜劇《欽差大臣》被赫爾岑稱為“最完備的俄國
2024-11-19 14:12
【總結】方山子傳蘇軾蘇軾簡介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元豐三年(一零八零)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
2024-11-17 14:40
【總結】(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考綱要求(二)古代詩文閱讀(必考內容)4、鑒賞評價D從語言入手,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詩歌形象的特點,理解詩歌傳達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然后再分析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古代詩歌鑒賞的基本策略:高考要求: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鑒賞古典
2024-11-19 14:14
【總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2語文唐宋散文選讀道山亭記曾鞏第一單元作者簡介曾鞏(1019—1083),字子固,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北宋散文家、學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早年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xiàn)出良好的天賦。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
【總結】語文傳記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9廣東教育出版社全國優(yōu)秀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第三單元古風余韻16子劉子自傳基礎知識(1)眇然一身(“眇”通“渺”,微弱。)(2)貴振一時(“振”通“震”,震動。)(1)違
2024-11-19 18:12
【總結】語文傳記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9第一單元今朝風流2鐵肩擔道義基礎知識暨(jì)南通牒(dié)曹錕(kūn)京畿(jī)滯(zhì)留
【總結】賦是一種專事鋪敘的用韻散文,介于韻文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以鋪陳為能事。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fā)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xiàn)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
2024-11-17 10:39
【總結】辛棄疾青玉案鷓鴣天菩薩蠻辛棄疾走進辛棄疾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人(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一生主張抗金,渴望恢復中原?!翖壖彩菆远ǖ闹鲬?zhàn)派▲懷抱利器,一生不得重用,抱
2024-11-19 14:15
【總結】關漢卿散曲二首體裁知識關漢卿【南呂·一枝花】贈朱簾秀【雙調·沉醉東風】拓展延伸思考練習元曲是元雜劇和元散曲的合稱。詞與曲比較:A、在語言上詞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潑;B、在格律上詞要求嚴格,而散曲更自由些;C、在分類上宋詞:小令、中調、長調
【總結】余光中(1928-)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生于江蘇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主要詩作有《鄉(xiāng)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詩集有《靈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詩選》等;詩論集有《詩人之境》、《詩的創(chuàng)作與鑒賞》等。其中《鄉(xiāng)愁》一詩,因為形象
2024-11-16 23:29
【總結】語文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1廣東教育出版社全國優(yōu)秀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輕肥花非花杜陵叟問劉十九知人論世話樂天?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是繼杜甫以后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作為中唐新樂府詩
【總結】語文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1廣東教育出版社全國優(yōu)秀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蝶戀花望海潮?起源于南北朝,興起于隋唐,盛行于宋。詞是一種詩體,又稱“長短句”、“詩余”等。?詞牌是一首詞
【總結】詠史詩三首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2024-11-19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