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第四單元古典詩歌(2)第15課蜀道難學國學:“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薄x自《論語》【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滿意,居處不求恬靜,勤勉做事而說話謹慎,到有賢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2.老驥伏櫪,志
2024-11-18 02:01
【總結(jié)】《蜀道難》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詩的寓意。2.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講解誦讀要求。3.了解李白的放達。學習重難點::品味詩歌的形象。。學習過程:(自主學習)一、預習出示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
2024-12-09 00:11
【總結(jié)】蜀道難教學目的一、理清思路,熟讀成誦,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二、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三、賞析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仔細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豐富的想像、新奇的夸張和生動的語言。教學設想李白的詩歌以他想像的豐富奇特,風格的雄健奔放,色調(diào)的瑰瑋絢麗,語言的清新自然著稱于世?!把猿鎏斓赝?,
2024-12-09 06:53
【總結(jié)】海南省城南中學人教新課標高中語文必修三2-4《蜀道難》公開課教學設計城南中學高一(5)班一、教學目標1、感情朗讀全篇,把握朗讀技巧;2、通過誦讀品評賞鑒,體會想象、夸張癿藝術(shù)特色3、理解詩歌內(nèi)容,探知詩歌主旨;4、背誦全詩。二、教學方法1、朗讀法2、點撥法3、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2024-11-19 07:40
【總結(jié)】語文必修三蜀道難知識點 語文必修三蜀道難知識點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字的通假意義。 所守或匪親?!胺恕保胺恰?,不是。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異義的詞,并解釋其...
2024-12-04 23:41
【總結(jié)】第一篇: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單元第4課《蜀道難》教學設計(推薦) 《蜀道難》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與要求】 1.基礎(chǔ)知識目標:理清詩歌的行文脈絡,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理解詩歌的藝術(shù)手法,如意境...
2024-11-14 23:39
【總結(jié)】蜀道難唐·李白唐代人把《詩經(jīng)》到漢魏六朝的詩叫做古詩,或者古體詩。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嚴格按照一定的格律寫作的詩稱做近體詩或今體詩。近體詩分律詩和絕句兩大類。唐代詩歌發(fā)展初唐“初唐四杰”、陳子昂盛唐李杜、“邊塞”、“山水田園
2024-11-18 02:09
【總結(jié)】第15課蜀道難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余光中《尋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2024-11-19 14:19
【總結(jié)】5 蜀道難 名師導航 內(nèi)容感知 這首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天寶元年(742)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所作。詩人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的高危險峻特點來寫,展示了蜀道之難。 詩...
2025-03-15 03:29
【總結(jié)】課堂提升訓練 筑基達標 。 噫吁嚱()()()魚鳧()石棧()猿猱() 巉巖()喧豗()捫參()()飛湍() 砯崖()崔嵬()吮血()咨嗟()() 思路解析:本題重點在對生字、難讀字和易讀...
2025-03-15 03:41
【總結(jié)】第二單元第4課蜀道難學國學,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x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解讀]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xiàn)個別錯誤;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再聰明再會考慮問題的人,也會有疏
2024-11-17 13:13
【總結(jié)】蜀道難李白唐代詩歌發(fā)展初唐“初唐四杰”盛唐李白杜甫“邊塞詩作”中唐白居易晚唐“小李杜”。單創(chuàng)、ABM、單創(chuàng)ABM、ABM單創(chuàng);;拜為長貴妃太府卿祔葬于孝陵后父山提本高氏之隸城竟獲全
2025-08-16 02:11
【總結(jié)】第一篇:高中語文蜀道難知識點 《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借以...
2024-11-19 04:18
【總結(jié)】第一篇:《蜀道難》學案(新人教版必修3) 《蜀道難》學案 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 2、學習作品描寫蜀道雄奇險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 3、...
2024-11-16 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