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B O C X 均衡貿易條件的決定 當貿易條件偏離了均衡,如何重新恢復均衡? Tf Te Tg A TE Y TF B W2 S W0 E W1 R O C1 Co C2 X 均衡貿易條件的恢復 貿易條件的均衡兩個基本條件 ? 各國的貿易收支平衡 。 ? 各國商品的進口和出口需求平衡 。 提供曲線的移動 ? 當供給或需求發(fā)生變化時 , 一國的提供曲線的位置就會移動 。 ? 提供曲線的移動不同于同一提供曲線上貿易數(shù)量的變動 , 它往往會改變一國的貿易條件 , 進而對一國的總福利水平和貿易利益發(fā)生顯著影響 。 ? 需求: 社會偏好和需求構成的改變 ? 供給: 資源總量、技術水平和要素生產率 ? 由于供求情況的變化引起的提供曲線的移動 , 將會產生兩種經(jīng)濟效應:一是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 二是對貿易數(shù)量的影響 。 ? 在假設供給情況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分析需求變動所引致的提供曲線的移動及其效應。 ? 需求變動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1. 國內對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 2. 國內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增加 具體例子: ? A國:出口 X, 進口 Y ? B國:出口 Y, 進口 X Y A B B ’ O X B 國對出口商品國內需求增加引起的提供曲線的轉移對本國出口商品需求的增加,有利于貿易條件的改善。 Y A A ’ B O X A 國對進口商品需求增加引起的提供曲線的轉移對進口商品需求增加,貿易條件惡化。 ?相互需求 ?提供曲線 需求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供給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貿易格局與貿易條件的變動 ? 經(jīng)濟增長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 技術進步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 商品結構與貿易條件 ? 貿易政策與貿易條件 ? 技術貿易與貿易條件 經(jīng)濟增長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 生產要素不平衡增長對生產格局的影響 ? 生產要素不平衡增長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 貧困化增長 生產要素不平衡增長 對生產格局的影響 羅勃津斯基 ? Tadeusz Rybczynski (19231998). ? 波蘭出生的英國經(jīng)濟學家 羅勃津斯基 定理( 1955) ? 在兩種生產要素 、 兩種商品模型的情況下 , 在商品和生產要素的價格保持不變的條件下 , 如果其中一種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增加了 , 而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保持不變 , 那么密集使用了前一種生產要素的產品的絕對產量將會增加 , 而密集使用了后一種生產要素的產品的絕對量將會減少 。 ? 資本不變,勞動增加 ——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產量上升(資源向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轉移) ? 勞動不變,資本增加 ——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產量上升(資源向資本密集型產業(yè)轉移) 兩種情況(以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