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 ? 玄游的代表人物是 竹林七賢 :由于當權的司馬家族黨同伐異,弄得正直的官吏和讀書人朝不保夕,處境十分險惡,他們思慕老莊,研究玄學,日以玄談為榮,以玄游為尚,以山水為友?!妒勒f新語》記載,名聞遐邇的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咸、王戎、山淘等,年輕時相見恨晚,常常千里相聚會,聯(lián)訣出游,于碧綠幽靜竹林里肆意酣暢, 熱衷 玄談。 ? 玄游,山水已不僅是一種物質(zhì),而更重要的是一種自由,一種精神,一種適宜適性的格調(diào),以游歷山水吟詩、作畫、悟道為名,去尋求自由、瀟灑、清雅、脫俗,開始以一種超凡脫俗的虛靜的心胸面對山山水水,欣賞領略山水之美,進入了中國美學史上真正意義的山水審美階段。 L O G O ? 釋游 即佛游,因佛教創(chuàng)始人是 釋迦牟尼 ,所以稱為釋游。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動蕩和政治黑暗,為宗教的發(fā)展提供了溫床。在現(xiàn)實中看不到出路的人,往往需要精神上的寄托與平衡。 ? 釋游是一種為傳經(jīng)、取經(jīng)或居靜修行、坐談佛理或朝拜佛陀所開展的旅游活動。在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亂,兵荒馬亂、苦海無邊,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濟眾生、因果報應的教義贏得了各層次人群的信仰,釋游因之盛行。釋游有兩種形式,一是為傳經(jīng)、取經(jīng)開展的中外修學旅游,代表人物有佛圖澄、鳩摩羅什、達摩、朱士行、法顯。二是居靜休閑、清談佛理而開展的山水旅游。代表人物有于法蘭、支道林、釋道安、慧遠等。 L O G O ? 仙游: 是人們追求成仙而 輾轉(zhuǎn) 奇山異水的旅游活動。仙游的產(chǎn)生與道教密切相關。道教追求長生不老、肉身成仙。葛洪、陸修靜、陶弘景為了收集道教的神術仙方,廣游大江南北。 ? 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教旅游的開展,形成了獨特的宗教景觀,并產(chǎn)生了宗教旅游文化。工整的、肅然的道觀,香火繚繞,輝煌的寺院,雄偉的石窟,莊嚴的浮屠等宗教建筑藝術,遍布各地,給多元化的旅游文化增添了莊嚴的宗教蘊涵。 L O G O 水經(jīng)注 ? 《 水經(jīng)注 》 是公元 6世紀北魏時酈道元所著,是我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以記載河道水系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國長期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有過深遠影響,自明清以后不少學者從各方面對它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專門研究,形成了一門內(nèi)容廣泛的“酈學”。 ? 《 水經(jīng)注 》 全書三十多萬字,詳細介紹了我國境內(nèi)一千多條河流以及與這些河流相關的郡縣、城市、物產(chǎn)、風俗、傳說、歷史等?!?水經(jīng)注 》 文筆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學的優(yōu)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學價值的地理著作。 L O G O ? 與先秦、秦漢旅游相比,魏晉南北朝時的旅游文化無論在內(nèi)容或形式上,皆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狀況;在實踐或理論上,呈現(xiàn)出追求情感與哲理的境界。魏晉南北朝是個旅游文化走向自覺的時代,為唐宋旅游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L O G O 三、旅游文化的鼎盛期 —— 隋唐 ? 隋唐是一個開放、充滿著勃勃生機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文明最為燦爛的時代,也是中國古代旅游大發(fā)展的時代,各個階層都涌現(xiàn)出大批旅游家,是中國古代旅游文化最為輝煌的時代。 L O G O 文官宦游階段 ? 文官宦游階段 : 文官制度的確立使文官宦游成為獨耀星空的旅游活動。為了消除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貴族專權現(xiàn)象,隋朝開始推行科舉制選拔官吏,從此掀起了讀書熱和官吏文人化浪潮,導致了求學旅游、趕考旅游、赴任旅游、謫宦旅游風行不衰,推動了游山玩水、尋訪古跡等審美旅游的發(fā)展。文采飛揚的文官及其后備力量文人士子,且學且宦且游,把傳統(tǒng)旅游活動推向輝煌的頂點。文官胸懷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肩負著代天于君臨下民的重任,奔走在各個任所,沿途憑吊古跡,在“樂山”與“樂水”中把自己修身成“仁者”與“智者”。他們以其文學才華,吟詩賦詞,創(chuàng)作游記,為山川名勝增添了文化積淀。杜甫、李白、白居易、蘇軾、歐陽修等足跡遍及中國,遺蹤四處可見,又成為后世的旅游資源。 L O G O 皇帝奢侈之旅 ? 隋煬帝:為了能去江南旅游,開鑿大運河,發(fā)明龍舟,開創(chuàng)水上旅游活動,豐富擴大了旅游活動的內(nèi)容和種類。隋煬帝在位 13年 90%的時間用于旅游,三次下江南,四次游塞北。 ? 唐玄宗:每年 10月移駕驪山溫泉宮(華清宮),年底才回長安。對封禪也十分熱衷,泰山封禪。 ? 武則天泰山封禪:隊伍長達 100多公里,從洛陽出發(fā)耗時 12個月才達到泰山。后來又封嵩山。 ? 皇帝奢侈之旅反映出中國封建政治文化特色,折射出中國旅游文化中特有的封建性一面。 L O G O 唐詩之旅 ? 旅游詩詞是旅游生活的藝術描繪,提升了旅游地的文化內(nèi)涵和知名度。文人雅士有較高的文化素質(zhì)和較高的審美水平,他們的題詩作賦挖掘出旅游地的精華所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 李白夢游 天姥山 、白帝城,寒山寺與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李白的漫游 ——心愛名山游,身隨名山遠?!耙簧萌朊接巍?。 L O G O ? 發(fā)達的宗教之旅:八大佛教宗派,玄奘、義凈、鑒真(日本唐招提寺至今還保存有鑒真的坐像) ? 頻繁的國際旅行:遣唐使 ? 節(jié)日旅游的興盛:春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七夕節(jié)、端午節(jié) ? 首次出現(xiàn)帶薪假期:公務人員也實行 “旬假 ”制度。 L O G O 四、 旅游文化的發(fā)展期 : 宋元明清 ? 1.意在理趣的宋代旅游文化 ? 宋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當時并存的政權還有遼(契丹),西夏國、大理國等。 1127年北方崛起的金國(女貞)在滅遼后,大舉南下,滅了北宋。趙構(gòu)南逃建立南宋,定都臨安。南宋王朝偏 安 江南半壁江山,統(tǒng)治者一方面繼續(xù)茍且偷安,另一方面又憑著富庶的江南物產(chǎn),花天酒地,“ 只 把杭州作汴州”,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這時旅游的主體色彩是傷感之情。 ? 憂患之旅: 宋朝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