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2D顯示,不會出現(xiàn)被動立體在2D顯示時還需設置或軟件彌補的問題。 主動立體技術對環(huán)境依賴較低,在相同條件下的實現(xiàn)效果更加優(yōu)秀,同時主動立體技術不需要被動偏振技術所必須的金屬非極化幕布系統(tǒng),環(huán)境依賴性低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主動立體的特點:,即使是白墻也可以(120Hz),造價相比較高被動式立體需要兩臺投影機。一臺投影機顯示左眼的圖像,另一臺投影機顯示右眼的圖像,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重疊在屏幕上。而每臺投影機不需要具有很高的垂直刷新率,普通投影機即可(60Hz)。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體效果,就要在每臺投影機鏡頭前裝一塊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于起偏器。從兩臺投影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兩臺投影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屏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用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 偏光鏡通過將發(fā)散光線分成45度和135度位面來完成左右眼信息的區(qū)分,每只眼睛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像直接觀看那樣產生立體感覺。但是大多數(shù)被動投影需要借助更多臺的投影機(一般為投影通道數(shù)的兩倍,也有部分技術可以減少如RealD技術,利用偏振結合專利的zscreen但是其代價高昂,應用也有不少限制),更多通道的融合機,同時這種實現(xiàn)方案對投影屏幕有特殊要求,需要高增益、抗偏振的屏幕。被動3D系統(tǒng)也有獨特的優(yōu)勢,由于運用兩個投影的迭加,光強比較容易做好,同時眼鏡的成本優(yōu)勢大,如果觀眾人數(shù)達到上百人的場合,被動投影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同時被動投影的眼鏡可以做到很輕薄,有利于觀眾佩戴,回收使用成本也比較低。被動立體的特點:,任何投影機都可以勝任邊緣融合技術就是將一組投影機投射出的畫面進行邊緣重疊,并通過融合技術顯示出一個沒有縫隙更加明亮,超大,高分辨率的整幅畫面,畫面的效果就象是一臺投影機投射的畫面。當二臺或多臺投影機組合投射一幅畫面時,會有一部分影象燈泡重疊,邊緣融合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把二臺投影機重疊部分的燈光亮度逐漸調低,使整幅畫面的亮度一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網絡教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由于是遠程電腦操作,使得授課者對授課對象的實時監(jiān)控和指導變得相對困難,基于此,在利用Virtools軟件對三維模型進行驅動的基礎上,在VC環(huán)境下進行編程,使授課對象可以通過網絡將自己對虛擬文件的實時操作過程發(fā)送到授課終端,從而實現(xiàn)了網絡監(jiān)控。Virtools是由一系列預先已設定好的組件構成組件數(shù)據庫。其中,每種組件都具有一個相應的Setup面板供用戶做進一步的設定動作。Virtools 里的每個組件都可以被指定獨立的行為交互模塊與屬性。所涉及的網絡監(jiān)控是指由一臺監(jiān)控機通過網絡觀察另外一臺或兩臺操作機實時操作情況的情況。操作機可以將本地操作環(huán)境和操作動作實時地傳送到監(jiān)控機,監(jiān)控機可以根據操作機數(shù)量的多少為每個操作機分配相應的窗口,使監(jiān)控機可以看到操作機的操作情況,從而實現(xiàn)網絡監(jiān)控,4.總結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將虛擬現(xiàn)實技術應用到鉆井仿真中的方法。虛擬現(xiàn)實技術有著良好的交互性、沉浸性、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這些優(yōu)勢,構建一套三維井場虛擬環(huán)境,能夠讓學員快速掌握鉆井井場的所有操作[4150]。通過本項目的設計與開發(fā),可以將虛擬培訓技術有機地結合進來,為用戶提供一個逼真的三維虛擬空間,使得用戶在計算機提供的虛擬環(huán)境中熟練掌握某一裝置或某一系統(tǒng)的操作使用方法。5. 參考文獻[1]劉賢梅,[J ].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6,18(11): 3082 3087 [2][J ].實驗與技術, 2007,23(9):785787 [3][D].東營:中國石油大學, 2008,1314 [4][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 2 007,1316 [5][D].青島:青島科技大學, 2 007,2030 [6]王樂,陳定方,[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 2005,20(3):2225 [7][D].武漢:武漢理工大 學,2006,3540 [8] Loftin R B. Aerospace applications of virtual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 .Co mputer Grahics , 1996,30(4) :3335 [9] Millheim K K.An Engineering Simulator for Drilling: Part I. SPE12075 [10]Millheim K K.An Engineering Simulator for Drilling: Part I. SPE12210[11][D].大慶:大慶石 油學院,2007, 3438 [12]李昌國,朱福全,譚良,楊春. 基于3D和Virtools技術的虛擬實驗開發(fā)方法 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6, (31): 8486 [13]Alberto 3D Earth Model Updating While Driliing a Horiz ontal Well [J]. SPE77525,2002. [14] Z. D. Ma, N .Kikuchi,H. C. Cheng. Topo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