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應先折邊、后彎弧、折邊、彎弧要注意方向,并采用聯合角形咬口比較妥當。法蘭加工前,要調整好型鋼外形,再按長、短面下料,其長面角鋼立翼切去一半成45176。組對時要平整,偏差不超過2/1000,兩翼應垂直。焊接時,只焊背面,不得焊平面和里面,四角要焊牢。鉆孔時,孔距要相同,位置應處于型鋼面中心,鉚釘孔與螺孔應交叉設置。法蘭內邊應比風管外邊大23MM。 法蘭與風管連接:,選用翻邊鉚接。風管與扁鋼法蘭連接,可先用翻邊或焊接。圓形風管的卷圓可用手工卷圓和機械卷圓兩種方法。風管接縫應交錯設置,當拼接板材縱向和橫向咬口時,要將咬口端部切出斜角,防止咬口出現凸瘤。咬口風管在制好橫向單咬口的摺邊后,應先將鋼板卷圓,再作成管節(jié)。風管直徑在Φ800MM以下者,可采用端部凸邊單咬口連接法,接直后,用點焊加固,間距為100120MM,但不少于4處。安裝法蘭時,要利用鋼板彈性,不得用將端部打陷后再套上的方法。作管口翻邊,扁鋼法蘭的翻邊量要翻到螺孔內邊外,角鋼法蘭的翻邊量不應小于8MM。薄鋼板風管的安裝薄鋼板風管的安裝程序包括:安裝前的準備,支架制作,支架安裝,風管和部件組對,風管系統吊裝等。安裝前的準備,首先要熟悉施工圖,各系統的安裝路線,走向及順序,有無障礙物,并核對土建預留孔洞和預埋件的位置、數量、標高是否正確,同時要確定施工方法。其次要組織好施工人員和準備合格的機具和施工用料等。風管系統安裝用支架,多采用角鋼、扁鋼、圓鋼及槽鋼制作。支架采用托架和吊架兩種型式。具體加工的規(guī)格尺寸、形式、數量和所用型鋼應根據設計或通風與空調標準圖集的規(guī)定進行。支架加工前,應對其使用的型鋼進行調直處理,并認真作好除銹工作。支架作好后,應刷好底漆。支架安裝,支架安裝前,應按照施工圖的位置、標高尺寸的要求進行放線,以確定支架的位置和距離,一般標高尺寸,圓風管以風管中心線為基準,矩形風管以底邊為基準。平面尺寸距墻、柱以中心線為準。安裝數量多的支架時,可先安裝幾個基準架,然后為此為標準安裝其他支架,對有坡度要求的風管系統,應使支架安裝帶有坡度,以滿足風管安裝要求。在吊頂內的矩形風管,多數采用吊架安裝,吊桿的安裝在要放好風管系統中心線的基礎上進行,并應找正符合要求。無論是托架或吊架,其位置與風管系統的部件、閥件等要留有一定距離。風管安裝,風管安裝前,應根據尺寸、厚度、剛性及吊裝方法來確定組裝的長度(包括一部分風閥),組裝后要找平找正。法蘭處按要求墊好橡膠板、石棉橡膠板、石棉繩等墊料。法蘭螺栓要均勻的擰緊,螺母應在法蘭一側。風管系統組裝好即可進行吊裝。吊裝前,對機具要進行檢查,吊裝方法一般可用滑輪組和鏈式起重機并借助人梯和高橙配合作業(yè)。蝶閥、閥板安裝應檢查規(guī)格型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動作機構是否靈活,閥板有無損壞,法蘭孔合適與否。安裝時應與風管中心對正,加裝符合要求的墊,并用螺栓均勻擰緊。蝶板的開關要有明顯的標志,同時要處在操作方便的位置上。風閥,風閥是送、回、新風不可缺少的調節(jié)閥。安裝時楊與風管系統連接嚴密,本身操縱件要靈活,位置要恰當,開關標志鮮明。安在高處的調節(jié)閥,要設平臺,以便進行操作。防火閥,安裝前應核對規(guī)格型號,檢查開關是否靈活。安裝時,先要搞清氣流方向,同時要注意是垂直安裝還是水平安裝,并分清左式或右式,按規(guī)定閥板的開啟方向要與氣流方向相反。防火閥的安裝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對有遠距離操作的系統,要做到方便、靈活可靠。風口安裝,風口一般敷設在頂棚和墻上。裝在頂棚的風口要與土建密切配合,使其與頂棚齊平,并用木框或龍骨固定在頂棚上。頂棚孔與風口大小要合適,并保持嚴密。風口帶配套調節(jié)閥的,要分布均勻,調節(jié)機構應在同一側面,調節(jié)閥要轉動靈活。空氣分布器安裝,安裝前應檢查規(guī)格和型號是否符合要求。安裝時連接法蘭處要嚴密,調節(jié)部件要操作方便和靈活。百葉窗,百葉窗的安裝要求,主要是:規(guī)格和型號要滿足要求,開關要靈活,不能有碰撞現象,葉片貼合要嚴密,與風管連接不漏風。百葉窗還可以兩個并排安裝。密封門,密封門的制作要符合標準規(guī)定。安裝時,將密封墊料粘在框上,關門要密封和靈活,并保證不滲水和不漏風。風帽安裝,風帽一般安裝在墻外或屋面上方,安在墻外的與風管連接,并用支架固定在墻上。安裝在屋面上的要加裝防雨罩,以防水漏入室內。通風機的進風管、出風管等裝置,應有單獨的支撐,并與基礎或其他建筑物連接牢固;風管與風機連接時,不得強迫對口,機殼不應承受其他機件的重量。通風機的傳動裝置,外露部分應有防護罩。當通風機的進風口或進風管路直通大氣時,應加裝保護網勤務采取其他安全措施。管道風機在安裝前應檢查葉輪與機殼間的間隙是否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要求。管道風機的支、吊、托架應設隔振裝置,并安裝牢固。裝配式空調器的安裝,應按設計或說明書進行逐段組裝。組裝時要分清左式或右式,然后找平找正,定位要準確,連接要嚴密牢固,不得有滲、漏水現象。組裝表冷器和加熱器時,應完好無損,在規(guī)定期限內不須作壓力試驗,并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兩者間及與圍護結構的縫隙,應加耐熱墊片,并固定緊密。表冷器下端要安裝滴水和排水裝置。整體式空調器安裝前,應檢查各工作段是否完好無損,外部有無變形和碰撞痕跡,零部件是否齊全。空調器內有保護氣體的,應檢查是否有泄漏情況。安裝時,應按設計中心線和標高要求,找平找正,并加以固定好。整體組裝式制冷機組安裝,設備開箱后,應按說明書和裝箱單,檢查零、部件是否完好無損。安裝時應檢查基礎平面尺寸和標高、預留孔等是否符合要求。合格后,放縱、橫中心線和標高基準點,將設備吊裝上位,在底座上放水平用墊鐵找平、找正。對有防振要求的,應加墊橡膠板或減振裝置。制冷設備的安裝事項,應嚴格按照制造商的“安裝使用說明”進行。同時還應遵守《制冷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8684)和《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各項規(guī)定。所有設備基礎,應在設備到貨,尺寸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所有風口均采用鋁合金噴塑。風管保溫采用25MM厚32K帶鋁箔玻璃棉保溫。1~3層冷凍、凝結水管均采用福樂斯保溫材料。冷凍水管保溫厚度為25毫米,凝結水管保溫厚度為19毫米。每個框機機房天花和墻面均做消聲處理。本工程裝飾腳手架采用扣件式鋼管(Φ48*)滿堂紅搭設,竹腳手板鋪面,所有腳手架搭設均應嚴格遵守國家施工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使之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做好腳手架的安全防護設施,確保安全生產。 ,腳手架距墻,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順序為:立桿→大小橫桿→剪力撐→腳手板→欄桿→密目安全網。腳手架的拆除順序為: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從頂端拆起。六、消防系統施工準備→布管、線槽→穿線→火災探測器安裝→消防控制室安裝→消防控制室安裝 →樓層顯示器、端子箱按鈕安裝→校接線及接地→系統調試1)施工準備 a 熟悉設計施工圖、施工規(guī)范,進行技術交底。 b 檢查線材、消防設備是否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c 準備施工機具d 檢查作業(yè)條件。2)布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a 線槽配線① 彈線定位按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的布置要求,用幾何放線方法定出線槽的支吊架位置及有關設備、器具的位置。② 支吊架安裝支吊架采用金屬膨脹螺栓固定。③ 線槽組裝線槽連接采用連接板,用墊圈、螺栓螺母緊固,連接處間隙應嚴密平齊。線槽進行轉角、分支連接時,應采用彎通、二通、三通、四通等槽件變通連接。 地面內暗裝線槽在交叉、分支、轉向處,必須安裝分線盒。 線槽經過建筑物變形縫時采取補償措施。 線槽安裝后拉線檢查橫平豎直和牢固情況。 ④ 線槽內導線敷設 線槽組裝成統一整體并經清掃后,才允許將導線裝入槽內,可用抹布擦凈線槽內殘存的雜物,使線槽保持清潔。 放線時應邊放邊整理,不應出現擠壓、打結、損壞絕緣等現象,將導線按回路(系統)綁扎成捆,并作編號標志。 放線后及時蓋好線槽蓋板,用500V兆歐表對每個回路進行絕緣電阻測試。 b 管內配線 ① 測量定位 與線槽定位方法相同 ② 管子加工 鋼管安裝前應調直,鋼管采用切管機切管,液壓彎管機彎管。 ③ 管子敷設 鋼管采用套管連接,在墻或樓板上用塑料錨塞作固定點,用管卡固定。 管子進箱、盒用鎖母連接,穿越建筑物變形縫采取補償措施,管路按規(guī)范規(guī)定設接線盒。 ④ 穿線 穿線前清掃管路,穿鋼絲引線,按規(guī)范和設計規(guī)定檢查線色。穿線時,防止損壞導線絕緣,管內不準有線接頭。穿線后對回路進行絕緣測試。 3)消防控制室安裝 a 消防控制主機安裝前,按安裝說明書要求,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b 就位安裝與電氣盤、柜方法相同。 c 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 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 金屬軟管與設備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 d 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配線整齊美觀牢固。 4)火災探測器安裝 a 探測器安裝前進行單組件檢測,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妥善保管,并采取防塵、防潮、防腐措施。 b 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根據設計和規(guī)范規(guī)定確定,配合裝飾開孔定位。 c 探測器底座用螺釘牢固地固定在盒上,導線連接一般采用壓接。 d 外接導線留有余量,確認燈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5)樓層顯示器、端子箱、按紐。 a 其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規(guī)定。 b 固定牢固。 c 配線留有余量,整齊美觀,端部標明編號,字跡清晰。 6)校接線及接地 a 校接線 用校線器校線無誤后,方能接線,接線一般采用壓接方法或焊接方法。 b 接地 工作接地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 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工作接地線,在通過墻壁時,應穿管保護。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7)應急照明配電箱和消防設備配電箱箱體應刷防火涂料,并設明顯的消防標志;8)消防聯動線路、消防設備配電線路、應急疏散照明線路其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暗敷時,應穿金屬管或阻燃PVC管,敷設在不燃燒結構體內且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明敷時(包括敷設在吊頂內),應采用金屬保護管或封閉式金屬線槽并在表面刷防火涂料;9)電話、數據、網絡干線電纜在豎井內明敷,電話、數據、網絡支線穿金屬管或PVC管沿墻、地面暗敷;10)電視干線電纜穿SC25管在豎井內明敷或沿墻暗敷,支線電纜穿PC20管沿墻、地面暗敷;11)。滅火自動報警系統調試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工作是弱電安裝工作中的關鍵過程,本工程的重要地位及所選型的報警系統對調試人員的素質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司將嚴格選派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從事自控專業(yè)多年的并經消防主管機關培訓發(fā)證的技術人員擔任調試工作。調試的主要內容包括線路測試、火災報警與自動滅火設備的單位功能試驗、系統的接地測試、消防聯動功能試驗和整個系統的開通調試。 調試人員在系統開通前,認真閱讀施工布線圖,系統原理圖,了解火警設備的性能及技術指標。對有關數據的整定值,整個技術標準做到心中有數。 1)線路測試 首先從外部檢查。觀察各種配線情況。利用圖紙對照設備,檢查其相互關系,判斷接線是否正確。 ⑴ 探測器、警鈴、手動報警按鈕安裝位置是否正確,探測器周圍,導線是否按其用途用顏色區(qū)分。 ⑵ 各種火警設備接線是否正確,接線排列是否合理,接線端子處的標牌是否齊全。 ⑶ 接線板、組件、設備上的接線螺絲是否擰緊。 ⑷ 報警控制器地址指示燈標牌是否齊全,屏蔽線是否連接,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是否接線正確。 b. 線路校驗 ⑴ 將被校驗回路中的探測器、編碼母座、警鈴、手動報警按鈕和報警控制器接線端子打開。 ⑵ 查對回路。用萬用表、電鈴或多路校線儀根據原理圖、接線圖核對線路敷設的正確性。 ⑶ 校對各繼電器聯動盤、控制盤及其他設備的二次線路。 ⑷ 檢查終端電阻是否遺漏,電阻值是否與設計相符。 c. 絕緣電阻測試 用500V兆歐表測量導線對導線,導線對地,導線對屏蔽層的絕緣電阻值,其絕緣電阻值不小于20MΩ。 2)單體調試 利用火災探測器檢查裝置,產生模擬火警信號,檢查探測器內部線路是否正確(注:由于現代消防技術發(fā)展極快,原有的火災探測器檢查裝置可能不能檢測許多型號的探頭,此種情況,可以搭設電路,利用主機自檢功能對探頭鑒定)。 利用火災探測器檢查裝置輸入模擬火災信號,或將探測器接入系統,用點型感煙探測試驗器和點型感溫探測試驗器產生的火災信息驅使探測器向控制器報警。當報警信號輸入報警控制器后進行下列測試:火災報警聲光系統是否工作,若能工作,時針是否記錄報警時間;地址信號燈或地址是否顯示。 報警后,有關聯動電器是否動作,各項輸出報警信號是否正常。 當檢查信號輸入后,自檢信號、地址指示燈是否閃亮。 測量電源電壓,撥動自檢開關,測量自檢回路的輸出電壓,報警線上的電壓信號,與報警控制器有關的技術數據核對。 測量報警控制器的各項輸入輸出指標和各種響應。 c. 對聲光報警器、末端試水裝置控制閥、手動報警按鈕等回路進行信號測試。 3)編碼和編程工作 調試人員對火災探測器底座、手動報警按鈕接口模塊等進行現場編碼,并在圖上標注統計各通道控制點總數。 調試人員編制組態(tài)表格,并依次對主機軟件編程,數據輸入時一人操作,一人監(jiān)視,防止出錯。 4)系統開通 開通調試負責人由有資格的人員擔任,所有參加調試人員職責明確,并按調試程序工作; 開通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