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字摩詰。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于蒲(今山西永濟),遂
2024-11-18 07:34
【總結(jié)】文學(xué)常識背景:《魚我所欲也》是《孟子》中相當有名的章節(jié),是孟子對他主張的“人性本善”的進一步辯論。孟子主張性善,是因襲了孔子的“性相近,習(xí)相遠”的觀點。他認為人們生來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習(xí)”(社會環(huán)境與物欲使人的“性”差距變大)有人變“惡”了。也就是說,人的本性雖然善,但有的時候也會迫于情勢
2025-06-20 17:17
【總結(jié)】志賀直哉清兵衛(wèi)與葫蘆作者簡介志賀直哉(1883~1971)日本作家,1883年2月20日生于宮城縣。祖父是相馬藩府的家臣。1910年,與人共同創(chuàng)辦《白樺》雜志。圍繞于這個刊物的一些年輕作家與美術(shù)家,對當時主張純客觀主義的自然主義文藝思潮不滿,要求肯定積極的人性,主張
2025-06-18 05:38
【總結(jié)】致蔣經(jīng)國先生信作者:廖承志中國與臺灣外交現(xiàn)狀?大三通?“大三通”是實現(xiàn)海峽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的簡稱,最早在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出,它反映了兩岸人民的迫切要求。開辟兩岸直達郵路、直達電路,可以滿足民眾需求,節(jié)省經(jīng)轉(zhuǎn)費用,提高各類郵電服務(wù)質(zhì)量;兩岸直接航行,可以為兩岸民眾提供安全、便
2025-06-21 03:32
【總結(jié)】21詩詞五首賣炭翁白居易一、新課引入賣炭翁白居易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
2025-06-20 23:33
【總結(jié)】滁州西澗唐韋應(yīng)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注解】:1.滁州:在今安徽滁縣以西。2.西澗:在滁縣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2024-11-19 03:06
【總結(jié)】和寨中學(xué)課堂教學(xué)設(shè)計科目語文編寫時間年月日第二輪修改時間年月日課題《滁州西澗》授課班級教者教學(xué)目標知識目標掌握文學(xué)常識和相關(guān)字詞;能力目標品味語言,了解詩歌點染的寫法。情感目標體會作者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以及對自己無所作為的憂傷之情。教學(xué)重點
2024-12-08 13:34
【總結(jié)】21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魯迅像及《自嘲》詩本文的主旨:?本文的主旨在于揭露國民黨反動政府賣國投降、腐敗無能的本質(zhì),批判?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觀論調(diào),歌頌自古以來有充分自信力的優(yōu)秀中華兒女,特別是當時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為解救國難而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人民。課文可分為兩部分:
2025-06-20 17:18
【總結(jié)】一二三一、字音字形薊.北()涕.淚()黃鸝.()驟.()鷓鴣..()jìtìlízhòuzhègū一二三二、重要詞語1.重點詞語理解(1)
2025-06-17 23:04
2025-06-18 06:14
【總結(jié)】17詩詞五首泊秦淮一、新課引入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于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亍二月花。二、新課講解作者簡介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
2025-06-21 02:34
【總結(jié)】第一篇:語文版九年級上24課詩詞五首學(xué)案 《使至塞上》 ,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說附屬國直到居延(地名)以外,點明邊塞的遼闊,路途的遙遠。 B. 三、四兩句,...
2024-11-05 03:11
【總結(jié)】17詩詞五首水調(diào)歌頭一、新課引入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薄端{(diào)歌頭》究竟有何魅力呢?二、新課講解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
2025-06-20 21:15
2025-06-20 21:34
【總結(jié)】17詩詞五首浣溪沙一、新課引入不置身于社會底層、潦倒丌得志的柳永截然丌同,晏殊身為宰相,生活是安逸的。丌同的主人公,同樣是面對春色,同樣是登高飲酒,晏殊抒發(fā)的情懷會不柳永有什么丌同呢?二、新課講解作者簡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他是北宋前期較早的
2025-06-18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