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上。翻譯就是將一種語言轉(zhuǎn)化為另一種語言,其中富含文化信息。因此,翻譯和文化密不可分。在翻譯過程中,直譯還是意譯是一直以來爭論不休的話題 [5]。文化中的差異性,是翻譯的重點與難點,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具體問題,不能一味直譯,也不能脫離原文本義而意譯。習語具備鮮明的民族特色,因此英語習語必須充滿“外國味”,同時也符合本國文字文化的需求,體現(xiàn)特定內(nèi)涵。以下將對幾種常用的習語翻譯方法進行具體分析:(一)直譯直譯法主要指在遵循譯文語言規(guī)范的基礎上,不產(chǎn)生錯誤的聯(lián)想、保持應有的英語習語表達、形象、比喻等,表現(xiàn)出豐富的地方色彩。通過直譯法,可以很好地再現(xiàn)原文,同時保留習語自身文化內(nèi)涵,使譯文與原文更加貼近。例如:tower of lvory(象牙塔);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濃于水);as timid as a rabbit(膽小如鼠)[6]。(二)意譯所謂“意譯”,主要指通過深入理解原文的意蘊,將原文中的表層結(jié)構轉(zhuǎn)變?yōu)樽g文的表層結(jié)構。對于英語習語來說,不能完全依照字面,應適當放棄習語自身特點,如語音押韻、形象、比喻等,通過意譯的方式,可對習語進行組織和創(chuàng)造,準確表達真實含義。例如,在習語“at the eleventh hour”中,如果采取直譯方法,雖然可以保留原有的語言形式,但是不能精準表達漢語意思,因為這種英語表達方式在漢語中并沒有對應方法,所以對于一些翻譯習語,不能直接從表面理解[7]。在將英語習語翻譯成漢語過程中,堅決不能放棄原有習語的表達含義,而是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結(jié)合漢語表達方法與表達習慣,重新創(chuàng)作,可將其翻譯為“最后一刻”、“關鍵時刻”;再如,與之類似的習語還有:on pins and needles(如坐針氈);to split hairs over something(吹毛求疵);rain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