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分集增益可以高達Nt*Nr。 老接入點到老客戶端 只發(fā)送和接收一個空間流 MIMO MIMO 接入點到 MIMO 客戶端 同時發(fā)送和接收多個空間流 MIMO 可以看出,此時的信道容量隨著天線數量的增大而線性增大。也就是說可以利用MIMO信道成倍地提高無線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帶寬和天線發(fā)送功率的情況下,頻譜利用率可以成倍地提高。 利用MIMO技術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時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誤碼率。前者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間復用增益,后者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間分集增益。實現空間復用增益的算法主要有貝爾實驗室的BLAST算法、ZF(zeroforcing,迫零)算法、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最小均方差)算法、ML(maximum likelihood,最大似然)算法。ML算法具有很好的譯碼性能,但是復雜度比較大,對于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無線通信不能滿足要求。ZF算法簡單容易實現,但是對信道的信噪比要求較高。性能和復雜度最優(yōu)的就是BLAST算法。該算法實際上是使用ZF算法加上干擾刪除技術得出的。目前MIMO技術領域另一個研究熱點就是空時編碼。常見的空時碼有空時塊碼、空時格碼。空時碼的主要思想是利用空間和時間上的編碼實現一定的空間分集和時間分集,從而降低信道誤碼率。5. LTE和CDMA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答:網絡構架不同,LTE無基站控制器,即2G中的BSC和3G的RNC;CDMA使用的是碼分多址技術,LTE使用的是OFDM技術;CDMA有CS和PS域,LTE只有PS域;6. LTE各參數調度效果是什么?20M帶寬有100個RB,只有滿調度才能達到峰值速率,調度RB越少速率越低;PDCCCH DL Grant Count 在F\D\E頻段中下行滿調度為600次/秒,只有滿調度才能達到峰值速率,調度次數越少速率越低;PDCCCH UL Grant Count 在F頻段中上行滿調度為200次/秒,D\E頻段中上行滿調度為400次/秒,只有滿調度才能達到峰值速率,調度次數越少速率越低;7. LTE后臺操作相關步驟,包括添加鄰區(qū)、調整參數等?8. LTE上下行都有什么信道?9. LTE關鍵技術? 下行OFDM: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多載波調制的一種。將一個寬頻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將高速數據信號轉換成并行的低速子數據流,調制到每個子信道上進行傳輸。上行SCFDMA 多天線技術; MIMO HARQ:為了獲得正確無誤的數據傳輸,LTE仍采用前向糾錯編碼(FEC)和自動重復請求(ARQ)結合的差錯控制,即混合ARQ(HARQ)。HARQ應用增量冗余(IR)的重傳策略,而chase合并(CC)實際上是IR的一種特例。為了易于實現和避免浪費等待反饋消息的時間,LTE仍然選擇N進程并行的停等協(xié)議(SAW),在接收端通過重排序功能對多個進程接收的數據進行整理。HARQ在重傳時刻上可以分為同步HARQ和異步HARQ。同步HARQ意味著重傳數據必須在UE確知的時間即刻發(fā)送,這樣就不需要附帶HARQ處理序列號,比如子幀號。而異步HARQ則可以在任何時刻重傳數據塊。從是否改變傳輸特征來分,HARQ又可以分為自適應和非自適應兩種。目前來看,LTE傾向于采用自適應的、異步HARQ方案。 64QAM高階解調;10. 控制信道具體相關信息?答: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通知UE PCH和DLSCH資源分配以及與DLSCH相關的混合HARQ信息承載上行鏈路調度允許信息多路PDCCH可以在一個子幀中傳送子幀中用于PDCCH的OFDM符號設置為前n個OFDM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