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句子重新排序,語序正確的是: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④⑥⑤② C⑤③②①④⑥ D④⑤⑥③②①答案:A③①②④⑥⑤解析:語句排序題。因為四個選項中首句都不一樣,所以可以通過首句來排除選項。⑤的開頭是“這是”,代詞不能作為語句的開頭,所以排除C。④“所謂的”是使用在對前文某個詞的解釋之中,所以也不能做首句。觀察幾句話會發(fā)現(xiàn),主要討論了兩個方面,即挖掘史料和發(fā)揮合理想象。因此③談到了兩個方面,可以作為首句,后面分別對這兩個層面進行論述。35.避諱是為了表示對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必須避免直接說出他們的名字而采用別的方式加以表達。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產物,又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宗的體現(xiàn)。它起源于西周,完備于秦漢,盛行于唐宋,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間發(fā)展到極致。避諱作為封建社會特有的禁忌制度目前已經消亡了,但是,不許犯忌和害怕犯忌的雙向心理并沒有消除,避諱已演變?yōu)槟承┶吋軆吹牧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影響依然存在。根據(jù)這段文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趨吉避兇的心理使人們進行各種避諱 B在當今現(xiàn)實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諱現(xiàn)象C避諱由統(tǒng)治者運用國家權力強令實行 D封建社會的發(fā)展使得避諱愈來愈嚴格答案:B在當今現(xiàn)實生活中仍然存在避諱現(xiàn)象解析:細節(jié)判斷題。A 項,原文說明的是人們“為了表示對封建君主和尊者的敬畏”而使用了避諱,所以A項不正確。C項,原文說的是避諱不僅由于宗法制度,還源于“家天下和尊祖敬宗”,所以C項過于片面。D項中“使得”表明因果,說明封建社會是避諱發(fā)展的原因,從原文中看不出來,所以不正確。B項中,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避諱現(xiàn)象是發(fā)生變化之后的現(xiàn)象,與傳統(tǒng)的概念有所區(qū)別,符合原文的意思。36. 與硬實力相比,軟實力偏重的是一種影響力、一種精神性。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是外界對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覺反應和頭腦印記,是市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與依戀,是城市管理者智慧與情懷的折射。軟實力與硬實力結合,構成了一個城市的整理實力,二兩者的相加并非一個常數(shù),軟實力直接影響著硬實力效能的發(fā)揮。軟實力像一條軟繩子,硬實力像一對硬干柴,繩子雖軟,卻可以把干柴緊緊捆綁在一起、行程鑄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 城市軟實力和硬實力各有側重 答案:。解析:重點在于要把握原文的論述主體。原文中,“與硬實力相比,軟實力……”說明原文是沿著軟實力的角度來進行論述的。后文進行兩者之間的比較,也是在以軟實力為主體進行論述。B項的強調重點也是城市的軟實力,其他選項都是在討論兩者之間的關系。答案:。37.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整體上保持了告訴增長態(tài)勢,但勞動就業(yè)的增長那個卻遠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目前,盡管我國服務業(yè)吸納勞動就業(yè)的比重在不斷上升,設置已經成為吸納就業(yè)的主力軍,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從農業(yè)和制造業(yè)中轉移出來的勞動力存量在內的所有新增勞動力,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它對勞動就業(yè)的貢獻率還是太低。我們務必利用產業(yè)結構調整和增長模式轉變的機會,發(fā)掘服務業(yè)對發(fā)展經濟和擴大就業(yè)的巨大潛力。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A. 服務業(yè)是保障我國就業(yè)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B. 產業(yè)結構調整時我國服務業(yè)快速發(fā)展的重要契機C. 我國服務業(yè)對勞動就業(yè)的吸納能力有待進一步拓展D. 就業(yè)與經濟增長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務業(yè)發(fā)展滯后答案:C我國服務業(yè)對勞動就業(yè)的吸納能力有待進一步拓展。解析:主旨概括題。從行文脈絡的角度來看,文段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結構。由此,主旨概括題是選擇解決問題的方式。文段中,首先提出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后面進行分析服務業(yè)對于吸納就業(yè)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最后指出“發(fā)掘服務業(yè)對發(fā)展經濟和擴大就業(yè)的巨大潛力”,由此可以得出文段說明我國在拓展就業(yè)方面服務業(yè)很重要,并且有潛力,需要拓展。38. 有人說,經濟領域和道德領域的規(guī)則不一樣,經濟領域強調的是“經紀人”角色,以取得更大、更多的利潤為做事原則;而道德領域則要求奉獻、利他、互助等。其實,經濟領域固然有供求信號、等價交換、產權明晰、利潤最大化等規(guī)則,但既然它是人們的社會活動,道德原則也會每時每刻滲透其中,兩者難以清晰地割裂開來。這段文字意在強調:A. 在社會活動中需兼顧經濟原則與道德原則B. 社會活動中各領域的價值觀念在相互滲透C. 市場經濟中倫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D. 社會性是經濟領域和道德領域的共同屬性答案:C市場經濟中倫理道德的作用是必然存在的解析:意圖推斷題。首先要把握住原文段的論述內容,通過轉折引出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經濟領域有供求等經濟原則并不奇怪,但是作為社會活動道德原則也是存在的。所以作者想表達的是市場經濟中道德原則也必然存在。A項對原文的意思進行了擴大,原文通過轉折來探討經濟領域有道德,并沒有表示要兼顧兩者。B項擴大了概念,變成了“各領域的價值觀念”;D項是以社會性作為論述的主體的。39. 世界記憶工程是世界遺產項目的延續(xù)。世界遺產項目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2年發(fā)起的,比世界記憶工程早20年。它關注的是自然和人工環(huán)境中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如具有歷史、美學、考古、科學或人類學研究價值的建筑物或遺址。而世界記憶工程關注的則是文獻遺產,具體講就是手稿。圖書館和檔案館報訊的任何介質的珍貴文件,以及口述歷史的記錄等。根據(jù)這段文字,世界遺產項目與實際記憶工程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A. 實物與遺跡 答案:B.實物與記錄解析:根據(jù)文段的意思,應該選擇兩個表示相反存在形態(tài)的詞語。文段中無論記憶工程還是遺產項,都是以遺產的形式存在的,故“遺產與文獻”不對,其他兩個選項不能夠構成相反的存在形態(tài)。40. 中國古代禮制要求服裝盡力遮掩身體的各種凹凸,在裁制冕服時可以忽略人體各部位的三維數(shù)據(jù),不需要進行細致的測量。冕服章紋要有效地體現(xiàn)等級區(qū)別,圖案就必須清晰可辨、鮮明突出。這使中國古代服飾中與服飾圖案相關的繪、染、織、繡等工藝技術相當發(fā)達,也使中國古代服裝的裁制向著有利于突出圖案的方向發(fā)展。與西方重視身體三維數(shù)據(jù)、要求服裝緊窄合體的立體剪裁法不同,中國古代無論是冕服對人所占空間的擴大,還是圖案對冕服平面風格的要求,都指向了中國傳統(tǒng)服裝寬大適體的平面剪裁法。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 禮制對官員服裝的規(guī)定制約了中國古代服飾藝術的發(fā)展B. 禮制的要求使中國傳統(tǒng)服裝采用了平面剪裁法C. 中西方剪裁方法的分化以冕服的產生于發(fā)展為特征D. 中國古代服裝的剪裁方法推動了印染技術的發(fā)展答案:B.禮制的要求使中國傳統(tǒng)服裝采用了平面剪裁法解析:文段論述了幾個方面的意思,首先說明我國禮制對服裝的要求首先是要遮掩身體的凹凸,另外圖案是等級的標志。由此,這兩方面的要求促進了我國繪、染、織、繡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特殊的剪裁方式。所以從文段中我們可以推斷出是由于禮制的要求,我國的傳統(tǒng)服裝采用了平面剪裁法。第二部分 數(shù)量關系一、數(shù)字推理41. 1,6,20,56,144,()A. 384 B. 352 C. 312 答案:B.解析:42. 1,2,6,15,40,104,()A. 273 B. 329 C. 185 答案:A解析:先作差,得到264,即123582,底數(shù)組成的數(shù)列8是和遞推數(shù)列,即第三項為前兩項之和 ,于是可以求出( )=169+104=273。43. 2,3,7,16,65,321,( )A. 4542 B. 4544 C. 4546 答案:C解析:,故( )=652+321=4546。44. 3,2,11,14,( ),34A. 18 B. 21 C. 24 答案:D解析:,( )=。45. 1,12,611,1729,2338,( )A. B. C. D.答案:A.解析:將原式變形為1/1,2/4,6/11,17/29,46/76,前一項分子分母之和等于下一項的分子,故未知數(shù)的分子為76+46=122,前項分母+后項分子+1=后項分母,故未知數(shù)的分母為76+122+1=199。所以此題答案為122/199。二、數(shù)學運算。46. 某單位訂閱了30份學習材料發(fā)放給3個部門,每個部門至少發(fā)放9份材料。問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發(fā)放方法?A. 12 B. 10 C. 9 答案:B.解析:對于三個部門發(fā)放到的材料份數(shù),可分為三種情況:① 12,有3種方法;②11,有種方法;③10,有1種方法??傆嬘?+6+1=10種方法。選B。47. 某城市居民用水價格為:每戶每月不超過5噸的部分按4元/噸收??;超過5噸不超過10噸的部分按6元/噸收??;超過10噸的部分按8元/噸收取。某戶居民兩個月共交水費108元,則該戶居民這兩個月用水總量最多為多少噸?A. B. 21 C. 答案:B.解析:該戶將每月4元/噸的額度用完會產生水費452=40元,每月5元/噸的額度會產生水費652=60元,共有40+60=100元。而108100=8元,故8元/噸的額度用了1噸。故該戶居民這兩個月用水總量最多為52+52+1=21噸。48. 一公司銷售部有4名區(qū)域銷售經理,每人負責的區(qū)域數(shù)相同,每個區(qū)域都正好有兩名銷售經理負責,而任意兩名銷售經理負責的區(qū)域只有一個相同。問這4名銷售經理總共負責多少個區(qū)域的業(yè)務?A. 4 B. 6 C. 8 答案: B.解析: 。49. 某地勞動部門租用甲、乙兩個教室開展農村實用人才計劃。兩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兩教室當月共舉辦該培訓27次,每次培訓均座無虛席,當月共培訓1290人次。問甲教室當月共舉辦了多少次這項培訓? B. 10 C. 12 答案:D解析:雞兔同籠問題。設在甲教室培訓了x次,則乙教室培訓了(27x)次,510x+927x=1290,解得。50. 某高校對一些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準備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有63人,準備參加英語六級考試的有89人,準備參加計算機考試的有47人,三種考試都準備參加的有24人,準備選擇兩種考試參加的有46人,不參加其中任何一種考試的有15人。問接受調查的學生共有多少人?A. 120 B. 144 C. 177 答案:A解析:63+89+4746242+15=120。注:在這里,“準備選擇兩種考試參加的”不包括“準備選擇三種考試參加的人數(shù)”。51. 一位長壽老人生于19世紀90年代,有一年他發(fā)現(xiàn)自己年齡的平方剛好等于當年的年份。問這位老人出生于哪一年?A. 1892年 B. 1894年 C. 1896年 答案:A解析:由432=1849,442=1936,452=2025。知道該人當年應為44歲,是1936年。193644=1892。52. 科考隊員在冰面上鉆孔獲取樣本,測量不同孔心之間的距離,獲得的部分數(shù)據(jù)分別為1米、3米、6米、12米、24米、48米。問科考隊員至少鉆了多少個孔?A. 4 B. 5 C. 6 答案:D.解析:所測距離組成一個數(shù)列1248,易知該數(shù)列中任一項均大于其前面所有項之和。故這6條線段不可能組成封閉回路,即6條線段最少7個端點。故至少鉆7個孔。53. 某旅游部門規(guī)劃一條從甲景點到乙景點的旅游線路,經測試,旅游船從甲到乙順水勻速行駛需3小時;從乙返回甲逆水勻速行駛需4小時。假設水流速度恒定,甲乙之間的距離為y公里,旅游船在靜水中運算勻速行駛y公里需要x小時,則x滿足的方程為:A. 131x=1x 14 B. 131x=1x + 14 C. 1x+3=14 1 x D. 14x=1x + 13答案:A.解析:設甲乙之間距離為1,則順水速度為,逆水速度為,靜水速度為,故與均為水流速度。故選A。54. 一商品的進價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按上月售價銷售,其利潤提高了6個百分點,則超市上月銷售該商品的利潤率為:A. 12% B. 13% C. 14% %答案:C解析:設上月進價為N,則本月進價為95%N,設上月利潤率為x,則本月利潤率為x+6%,根據(jù)題意可得兩個月的銷售價格相等,Nx+N=95%Nx+6%+95%N ,解得x=14,故選C。55. 某機關20人參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試,及格線為60分,20人的平均成績?yōu)?8分,及格率為95%。所有人得分均為整數(shù),且彼此得分不同。問成績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A. 89 B. 88 C. 91 答案:A.解析:20人總共失分(10088)20=240,由及格率為95%知只有1人不及格。要使第十名失分盡量多(得分盡量低),可使前9名失分盡量少,設分別失分0,1,…,8分。而從第11名至第19名亦是失分盡量少,設第10名、第11名…第19名分別失分x,x+1,x+2,…,x+9,則可得(0+1+…+8)+[x+(x+1)+( x+2)+…(x+9)]+41≤240,解得x最大為11,即第10名最少得分89分。選A。第三部分 判斷推理一、圖形推理。請按每道題的答題要求作答。56.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答案:B 解析:樣式求同類的變異題目,圖形中的陰影部分均與組成的圖形之一形狀相同,比如第一個圖形中的陰影部分為六邊形,而組成圖形中也存在六邊形;第三個圖形中的陰影部分是三角形,而組成圖形中也存在三角形。所以選擇B選項,擁有共同的形似箭頭的五邊形。57.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答案:B 解析:位置變化類的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