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COO 穩(wěn)定性 ↓→酸性 ↓ m: 苯環(huán)間位電子密度增大不明顯 , 對(duì) —COOH的影響主要是 I 效應(yīng) →酸性 ↑ o: — OH的 +C效應(yīng)對(duì) — COOH的影響與 p相同 , 但分子內(nèi)氫鍵的形成 →— COO 穩(wěn)定性 ? →酸性 ?。 168。R CON H 2CLOR (二 )物理性質(zhì) 酰鹵 、 酸酐和酯各自的分子間不能締合 ,. 和 . 低于相應(yīng)的羧酸 , 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 , 低級(jí)酰鹵遇水可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 。 OR CON aN a O H C a O +HR N a C O3在實(shí)驗(yàn)室用來制備甲烷。 順式:熔點(diǎn)低、酸性強(qiáng) (三 )化學(xué) 性質(zhì) (p248) R C O O H + H 2 O R C O O + H 3 O + p ~π 共軛 → RCOO穩(wěn)定性 ↑→ [H+]↑ (1)酸性次序 RCOOH H2CO3 ArOH H2O ROH RC? CH (2)成鹽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RCOOH + Na2CO3 → RCOONa + H2CO3 RCOOH + NaHCO3 → RCOONa + H2CO3 強(qiáng)酸 強(qiáng)堿 弱堿 弱酸 OH↓或液體 ( .=25. 5℃ ) ONaC O O N aOHOHCO O HN a O H / H 2 O有機(jī)層 水層 應(yīng)用舉例 :利用酸堿性的差異分離有機(jī)化合物 CO2 有機(jī)層 水層 OH↓ C O O N a稀 HCl ↓ C O O HONaC O O N a (3)一元羧酸 HCOOH﹥ ArCOOH﹥ RCOOH (4)多元羧酸 羧基個(gè)數(shù) ↑→ 酸性 ↑ (5)烴基上有吸電子基的脂肪族羧酸 吸電子基吸電子能力 ↑ 吸電子基個(gè)數(shù) ↑ 吸電子基與羧基之間的距離 ↓ → 酸性 ↑ HCOOH ﹥ CH3COOH ﹥ (CH3)3CCOOH pKa Cl3CCOOH﹥ Cl2CHCOOH﹥ ClCH2COOH pKa ﹥ CH3COOH CH3CH2CHClCOOH﹥ CH3CHClCH2COOH pKa ﹥ Cl(CH2)3COOH﹥ CH3(CH2)2COOH (6)芳香族羧酸 酸性次序同酚。 102 理化性質(zhì) 一 、 羧酸 (一 )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 (p243) 羧基中的碳原子呈 sp2雜化態(tài) , 碳氧雙鍵的成鍵方式與醛酮分子中的羰基相同 , 即一個(gè) ?鍵和一個(gè) ?鍵 。 HH C O O HC CCH 3(E)2丁烯酸 (巴豆酸 ) OHCH 3 (CH 2 ) 5 CH CH 2 CH CH (CH 2 ) 7 CO O H12羥基 9十八碳烯酸 (蓖麻醇酸 ) CO O H苯甲酸 (安息香酸 ) CH 2 C O O H1萘乙酸 (α 萘乙酸 ) HOOCHHC O O HC C (Z)丁烯二酸 (失水蘋果酸或馬來酸 ) HOOC HH C O O HC C (E)丁烯二酸 (延胡羧酸或富馬酸 ) (1R,2R)1,2環(huán)己基二甲酸 H O O CHHC O O H12 (p258) 酰鹵和酰胺: 根據(jù)相應(yīng)的酰基稱“某酰鹵”或 “某酰胺”。 101 分類和命名 一、分類 二、命名 167。 C H 3 COC C H 2 C H 3OO OC 6 H 5 COC C 6 H 5O乙(酸)丙(酸)酐 苯甲酸酐 鄰苯二甲酸酐 丁烯二酸酐 OCOCOH CH CCOCOO酯: 根據(jù)形成它的酸和醇,稱“某酸某酯”。 p ~π 共軛的結(jié)果 , 使氧原子上的電子密度向羰基偏移 , 增大了 O— H鍵的極性 , 使氧氫鍵的斷裂比醇容易 , 酸性增強(qiáng); C— OH鍵極性減弱 ,羥基的取代比醇困難 , 不能發(fā)生醇的分子內(nèi)脫水;羰基碳原子電子密度增強(qiáng) , 不利于親核加成反應(yīng) , 并使 ?H比醛酮難取代 , 且不易被高錳酸鉀等強(qiáng)氧化劑氧化 。 ROH:氧氫鍵斷, 3176。 羧酸 β 位有 C=O、 C=C存在時(shí),易脫羧。OR C N H 2RCOOR? + HCl (室溫) RCOOR?+RCOOH (加熱) RCOOR?+R?OH (酯交換 H+/加熱) ? (2)醇解 +R?OH OR C C lOOR C O C ROR C O R 39。OH/H+ ? OR C O R 39。且亞甲基上的氫越活潑,平衡體系中烯醇式的百分含量越高。 受熱后的反應(yīng) 一元羧酸和不同結(jié)構(gòu)的二元羧酸受熱后分別發(fā)生脫羧 ,分子內(nèi)脫水 , 脫羧和脫水同時(shí)發(fā)生 ,分子間脫水等反應(yīng) 。 乙酰乙酸乙酯 和丙二酸酯合成法 作業(yè): P278 1.( 2)( 3)( 8)( 9)( 11)( 12) 3.( 1)( 4) 4.( 3)( 6)( 8)( 9)( 11)( 12) 8. 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