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所以應該把批改重點放在面批上。再如,寫課間活動,就可以啟發(fā)學生說一說你在課間做了什么游戲?都有誰參加?你的心情愉快嗎?在說清楚的基礎上,就可以要求學生分層次地寫下來。那么如何指導三年級的學生寫好作文呢?我覺得首先要利用范例進行引撥。在師生意見一致后,老師需要督促學生及時修改完善。大家寫作進度不可能相同,老師可以組織同一寫作進度的學生進行互相評判,以滿足小學生對于他人寫作內容的好奇心。再者就是寫作思路的打開,寫作思路的打開還是需要生活,例如觀察了水牛,大家都有不同的角度,有人著重看腳,有人著重看眼睛,有的剛開始想看頭結果發(fā)現(xiàn)相比頭它的尾巴最有特點。二尋找素材 1Geier D : Integrating Writing and Art with Japanese Story Cards [J].Book (3):79素材的尋找十分重要,素材不能憑空捏造,素材的選擇應該從生活和實踐中來。下面將重點對“寫作鏈條理論”的模塊結構加以論述。有些大學生甚至不會寫一些常見的漢字,一篇流暢、邏輯嚴謹、富于情感的作文更是難倒“英雄漢”。第一篇:如何指導小學三年級學生寫作文如何指導小學三年級學生寫作文摘要:近年來,語文教育作為國語教育的重要載體似乎有些弱化。筆者認為語文教學必須從最基本的小學教育抓起,這也是有著重大戰(zhàn)略意義、關系重大的事情。一激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是寫作意義的體現(xiàn),要在寫作當中使學生了解生活,善于實踐,懂得生活。最后老師需要引導大家互相交流,那每一個同學都會有不同的寫作視角了。當所有人都被師評、互評后,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評,讓學生自己為自己找到優(yōu)點。三年級作文教學是面對面、手把手的十分艱巨的勞動??梢愿鶕魑挠柧毜囊?,選擇相應的課文或課外讀物,作為訓練的范例。這樣做學生感到“胸有成竹”,寫起來比較順手,學生對作文不是感到太難了,而是把它當成一種樂趣去做。要具體指出,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表揚,哪些地方寫得不好,要馬上修改。那么,對于小學三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剛接觸寫作文,如何來教學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指導。在學完了《北大荒的秋天》這篇課文后,我讓孩子們去尋找秋天。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傊昙壍淖魑慕虒W,看起來似平靜的湖水,老師注重指導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真的激發(fā)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他們就會在平靜的水面掀起波瀾,三年級的作文起步教學也就變難為易了。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作文,幫助他們樹立寫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題范圍應比較寬泛,要留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自由發(fā)揮空間。為讓學生及時了解社會重大時事和最新科技成果,教師要及時向他們推薦相關讀物。教師應引導學生帶著任務去讀書,在閱讀中充分調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作到讀思結合、讀寫結合,這樣就容易在思想認識和語言積累等方面有所收獲。既要廣泛獵取知識,也要對優(yōu)秀的篇章段落多讀,達到能理解消化,甚至能熟讀成誦。從而達到增長見識,擴大眼見,陶冶情感,提高認識,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而且要隨時注意同其他學科的結合,抓住機會及時指導寫作。六、作文評價多樣,肯定為主,強調指導。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分數(shù),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比如到外地旅游時,家長可以讓孩子講講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我認為,三年級的作文復習課應該從“有趣、得法、實效”三方面下功夫。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及認知能力,只有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會“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才能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我們在命題和選材上都要盡量貼近小學生熟悉的生活,要寫他們熟識的、易于理解的和他們感興趣的真人真事,寫他們觀察到的實景實物,才能寫得真實、具體、生動,才能達到“不說假話空話”的要求。批改時,只要故事較完整,錯別字不多就判“優(yōu)”等,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學習一篇童話的基礎上,要求從新的角度或不同的側面去重新考慮,設計不同的經過,得出與課文相同或不同的結果。對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的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生動。三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加上平時沒有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或是觀察不得法,在寫作中普遍存在“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你看,輕風吹過,柳條兒迎風搖擺,那不就像綠色的浪潮一樣嗎?那秒針“嘀嗒,嘀嗒”的聲響,不是仿佛黃鶯在樹上婉轉地唱著歌嗎?鐘的右上側有一扇塑料“小窗”,里面就是日歷。葉圣陶先生認為:“作文是寫話,把要說的寫下來就是文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激發(fā)想象的情境,引發(fā)他們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三年級的小學生初學寫作,往往是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很少顧及寫作的順序。只要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即使寫的不具體,也要進行表揚和鼓勵。狀物的時候,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描繪出物的形狀或形態(tài);能聯(lián)系生活,寫出關于物的生活細節(jié)。因此,作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啟迪學生創(chuàng)新,使學生成為學習的自覺探究者和發(fā)現(xiàn)者,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對動物的描寫,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對周圍人和事的描寫,使他們懂得觀察的重要性,逐步養(yǎng)成觀察的良好習慣,為寫作積累素材。我愛這只金黃公雞,是因為它與別的雞不一樣。再后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具體描寫所寫的動物的外形特點,如大小的特點,肥瘦的特點,毛色的特點,頭、身、尾巴、四肢等方面的特點。5.降低難度,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不要忘了,那還是八九周歲的孩子,他才開始學寫作文。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對作文的評價,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因此,必須堅持鼓勵原則,以情誘情、以情激情。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中,最基本的應該使學生認識三段式。老師問:“能不能用這塊手帕揩鼻子?”同學們都喊起來了:“不行,不行!要洗一洗。劉老師放在水里清了清,水一下子也變黑了。盡管洗手帕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要寫具體也不容易,尤其是事情的重點→洗,要觀察仔細,具體描述。當然,這只是敘事的三段式,還寫景的三段式,狀物的三段式等等。我認為要指導好學生的寫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在指導學生寫作之前,教師要做好準備,也就是要備好課,要分析這次寫的作文的主題是什么,做好充分的準備,搜集好事例、范文,用范文引導學生準確尋找從口頭轉化成書面的切入點,讓學生開始仿寫,讓學生感受到這是在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比如:有的……有的……還有的……,接著……然后……最后……等連貫的詞語;還比如,首先……其次……最后等等。這是運用到作文里的很好事例。第一段就要求從人物的外貌特征寫起,并運用一句比喻句。第二段,我就讓學生想想發(fā)生在熟悉的人身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如,幫助鄰居,對自己的關心,孝敬老人等的事例)要求里面要有人物之間的對話,而且要運用一到兩個成語,學習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領悟的很快,但差學生還是東一句,西一句的,但最起碼領悟到一點就是要去寫一件事情。最后,具體在課堂上如何操作?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來寫每一次的主題作文?我要做的首先是讓學生學會作文的格式,標題居中,段前要空兩格,正確的運用標點符號,格式的正確運用也是寫好作文的一個關鍵。不至于東一榔頭,西一槌的。還有就是年齡的原因,字詞的積累不是很豐富,積累也不夠,完全達不到寫作所需要的詞句量,因此寫作就會錯字多,影響全篇。在作文教學復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指導學生看準作文類型,在選擇題材上注意寫具體。從小作者的文章看,他觀察得非常仔細,非常有條理,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更深。等老師擰干給我們看時,呀,洗得真干凈呀!這時,我才看清了手帕上的全部東西,原來是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和她的媽媽。“啪!”老師把手帕丟進了水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一篇與習作內容相關的范文,指導學生讀中學寫,讀中悟寫?!睂W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上進心,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因此,我們在作文講評中,盡量用鼓勵式、商量式、談心式、啟發(fā)式語氣,以激勵為主,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贊揚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信任、和期望。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認識到:作文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一件很有趣的事。另外有些老師“心比天高”,開始就對學生要求過高,多挑剔,一味訓斥,使學生對老師產生畏懼心理,更喪失了對作文的興趣?;驈恼w到部分,或從前到后,從上到下,從外到內,或從主到次。//(分寫一)它尾巴長長的,走起微微擺動,像個挺胸昂首的武士,實在惹人喜愛。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和作文復習的過程中,應該加以應用。觀察是一種有目的的知覺活動,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實體觀察時,首先要告訴學生觀察的基本規(guī)律和方法:指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