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x) ′ = xax- 1. 還要特別注意 ( u v ) ′≠ u ′ v ′ ,????????uv′≠u ′v ′. 題 型 探 究 導(dǎo)數(shù)的概念及幾何意義 1. 導(dǎo)數(shù)的概念 對于函數(shù) y = f ( x ) ,如果自變量 x 在 x0處有增量 Δ x ,那么函數(shù) y 相應(yīng)地有增量 Δ y = f ( x0+ Δ x ) - f ( x0) ,比值Δ yΔ x就叫作函數(shù) y= f ( x ) 從 x0到 x0+ Δ x 的平均變化率,即Δ yΔ x=f ? x0+ Δ x ? - f ? x0?Δ x. 如果當(dāng) Δ x → 0 時,Δ yΔ x有極限,我們就說 y = f ( x ) 在點 x0處可導(dǎo),并把這個極限叫作 f ( x ) 在點 x0處的導(dǎo)數(shù),即 y ′ |x = x0= f ′ ( x0) =l i mΔ x → 0 Δ yΔ x= l i mΔ x → 0 f ? x0+ Δ x ? - f ? x0?Δ x. 函數(shù) y = f ( x ) 的導(dǎo)函數(shù) f ′ ( x ) , 就是當(dāng) Δ x → 0 時 , 函數(shù)的增量 Δ y 與自變量的增量 Δ x 之間的比值Δ yΔ x的極限 , 即 f ′ ( x ) = l i mΔ x → 0 Δ yΔ x= l i mΔ x → 0 f ? x + Δ x ? - f ? x ?Δ x. 2 . 導(dǎo)數(shù)的意義 ( 1 ) 幾何意義 : 函數(shù) y = f ( x ) 在點 x0處的導(dǎo)數(shù) f ′ ( x0) 就是曲線 y = f ( x ) 在點 P ( x0, f ( x0)) 處的切線的斜率 k , 即 k = f ′ ( x0) . ( 2 ) 物理意義 : 函數(shù) s = s ( t ) 在點 t 處的導(dǎo)數(shù) s ′ ( t ) , 就是當(dāng)物體的運(yùn)動方程為 s = s ( t ) 時 , 運(yùn)動物體在時刻 t 時的瞬時速度 v ,即 v = s ′ ( t ) . 而函數(shù) v = v ( t ) 在 t 處的導(dǎo)數(shù) v ′ ( t ) , 就是 運(yùn)動物體在時刻 t 時的加速度 a , 即 a = v ′ ( t ) . 3 . 利用導(dǎo)數(shù)的幾何意義求切線方程 利用導(dǎo)數(shù)的幾何意義求切線方程時關(guān)鍵是搞清所給的點是不是切點,常見的類型有兩種,一是求 “ 在某點處的切線方程 ”則此點一定為切點,通過求導(dǎo),求得斜率,直線方程可得;另一類是求 “ 過某點的切線方程 ” ,這種類型中的點不一定是切點,可先設(shè)切點為 Q ( x1, y1) ,則切線方程為 y - y1= f ′ ( x1)( x- x1) ,再由切線過點 P ( x0, y0) 得 y0- y1= f ′ ( x1)( x0- x1) ① 又 y1= f ( x1) ② 由 ①② 求出 x1, y1的值 . 即求出了過點 P ( x0, y0) 的切線方程. 已知曲線 y =13x3+43. ( 1 ) 求曲線在點 P ( 2 , 4 ) 處的切線方程 ; ( 2 ) 求曲線過點 P ( 2 , 4 ) 的切線方程 ; ( 3 ) 求斜率為 4 的曲線的切線方程 . [ 解析 ] ( 1 ) ∵ P ( 2 , 4 ) 在曲線 y =13x3+43上,且 y ′ = x2, ∴ 在點 P ( 2 , 4 ) 處的切線的斜率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