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度不一定越大 . 第 2 步 結論 —— 自我總結,素能培養(yǎng) 1 . 合外力與加速度的關系: 2 . 直線運動中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 ( 1) ( 2) 3 . 力與運動的關系: 4 . 兩個加速度公式的區(qū)別: ( 1) a =Δ vΔ t是加速度的定義式,它給出了測量物體的加速度的方法,這是物理上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 ( 2) a =Fm是加速度的決定式,它揭示了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及影響物體加速度的因素 . 第 3 步 例證 —— 典例印證,思維深化 ( 2020 基礎知識 合作探究 揚州高一檢測 ) 如圖 4 - 3 - 6 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車上用兩個量程為 20 N ,完全相同的彈簧測力計甲和乙系住一個質量為 1 k g 的物塊 . 在水平地面上,當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均為 10 N ,當小車做勻加速直 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甲的示數(shù)變?yōu)?8 N ,這時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是 ( ) A . 2 m /s2 B . 4 m /s2 C . 6 m /s2 D . 8 m /s2 【解析】 當彈簧測力計甲的示數(shù)變?yōu)?8 N 時,彈簧測力計乙的示數(shù)變?yōu)?12 N ,這時物塊所受的合力為 4 N . 由牛頓第二定律 F = ma 得物塊的加速度 a =Fm= 4 m /s2,故選項 B 正確 . 【答案】 B 6 . 如圖 4 - 3 - 7 ,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質量為 M 的小木塊,在大小為 F 、方向與水平方向成 α 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加速運動 . 若木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 ,則木塊的加速度為 ( ) A . F / M B . F c os α / M C . ( F c os a - μ M g )/ M D . [ F c os a - μ ( Mg - F s in α )]/ M 【解析】 取 M 為研究對象,其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 在豎直方向合力為零,即 F s in α + FN= Mg 在水平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 c os a - μFN= Ma 由以上兩式可得 a =F c os a - μ ? Mg - F s in α ?M,故 D 項正確 . 【答案】 D 不同模型瞬時加速度的求解 物體在某時刻的瞬時加速度由合外力決定,當物體的受力發(fā)生變化時,其加速度也同時發(fā)生變化,在這類問題中,由于輕繩、輕桿、輕彈簧、橡皮條四類模型特點不同,結果往往有很大差別 . ( 多選 ) ( 2020 海南高考 )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 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質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積成反比 B . 物體所受合外力必須達到一定值時,才能使物體產生加速度 C . 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的任一個的大小成正比 D . 當物體質量改變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變時,物體水平加速度大小與其 質量成反比 【解析】 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受到的合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選項 A 錯誤;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有合力,物體就有加速度,它們之間有瞬時對應關系,不存在累積效應,選項 B 錯誤;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它受到的合力成正比,選項 C 錯誤;根據(jù)矢量的合成和分解得 Fx= max,當 Fx一定時,物體水平加速度的大小與其質量成反比,選項 D 正確 . 【答案】 D 2 . ( 2020 重難疑點 解題技巧 大慶高一檢測 ) 如圖 4 - 3 - 8 所示,質量為 m 的球與彈簧 Ⅰ 和水平細線 Ⅱ 相連, Ⅰ 、 Ⅱ 的另一端分別固定于 P 、 Q .當球靜止時, Ⅰ 中拉力大小為 FT 1, Ⅱ 中拉 力大小為 FT 2,當僅剪斷 Ⅰ 、 Ⅱ 中的一根的瞬間,球的加速度 a 應是 ( ) 圖 4 - 3 - 8 A . 若剪斷 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