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2) 實驗中要進行質量 m 和 M 的選取 , 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 ( ) =2 00 g ,m=1 0 g 、 15 g 、 2 0 g 、 25 g 、 3 0 g 、 40 g =2 00 g ,m=2 0 g 、 40 g 、 6 0 g 、 80 g 、 1 00 g 、 12 0 g =4 00 g ,m=1 0 g 、 15 g 、 2 0 g 、 25 g 、 3 0 g 、 40 g =4 00 g ,m=2 0 g 、 40 g 、 6 0 g 、 80 g 、 1 00 g 、 12 0 g (3) 圖 ( 乙 ) 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 ,A 、 B 、 C 、 D 、 E 、 F 、 G 為 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 , 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 . 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 :s AB = 2 cm 、 s BC = 5 cm 、s CD =5. 08 c m 、 s DE =5. 49 c m 、 s EF =5. 91 c m 、 s FG =6. 34 c m. 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 50 Hz, 則小車的加速度 a= m /s2.(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 解析 : ( 1 ) 據(jù)題意需進行的操作是平衡摩擦力 . 平衡方法為 :將長木板無滑輪一側墊起適當?shù)母叨?, 不掛沙桶 , 開啟打點計時器 , 輕推小車 , 根據(jù)車后紙帶打點情況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 選項 B 符合要求 . (2) 因用沙和沙桶的總重力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的拉力 ,滿足條件為 m M , 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特點 ,C 選項最適合 . (3) 據(jù)逐差法 s DG s AD =a( 3T )2, 其中 T= s, 將各段數(shù)據(jù)代入后解得 a ≈ m/s2. 答案 : (1)B (2)C (3) 鏈接 考勢 對實驗原理、步驟、器材的考查一直是實驗命題的重點 ,20 11 年浙江理綜、 201 2 年安徽理綜、 2023年廣東理綜等都考查了這些方面 . 類型二 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與誤差分析 【例 2 】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 , 打出的紙帶如圖所示 , 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 t. (1) 測出紙帶各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 x 1 、 x 2 、 x 3 、 x 4 ,如圖 ( 甲 ) 所示 , 為使由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的結果更精確一些 , 計算加速度平均值的公式應為 a= . (2) 在該實驗中 , 為探究小車質量 M 不變時 ,a 與 M 成正比 ,小車質量 M 、沙及沙桶的質量 m 分別選取下列四組值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