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限。7月19日,雙方在網(wǎng)上就電腦價格等問題進行討論并達成共識,為了穩(wěn)妥起見雙方用傳真互致加蓋公司公章的確認書。正由于路貨買賣的上述特點,有關路貨買賣標的物的風險負擔,在各國立法例上往往采取“在買賣合同訂立時風險轉移給買方”的原則,也即買賣成立之后,標的物尚未實際交付給買方,風險已轉由買方承擔。如果買方不解除合同,因水泥被泡的損失仍由買方承擔,但可以追究賣方交貨質(zhì)量不合格的違約責任。如果事后得知,該批玉米于9月20日在海上焚毀,根據(jù)《公約》的規(guī)定,B公司是否應繼續(xù)付款?答:B公司有義務繼續(xù)付款。(二)費用分擔規(guī)則E、F組術語一般由買方負責自負費用與承運人訂立運輸合同、安排運輸事宜。(2)FCA(Free Carrrier)貨交承運人(……指定地點)在指定地點交貨時風險轉移。(6)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交貨地點在裝運港買方派來接貨的船上,在貨物越過船舷時風險轉移。(10)DES(Delivered Ex Ship)目的港船上交貨(……指定目的港)賣方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在船上完成交貨,風險在船上交貨時轉移,卸貨由買方自己負責,卸貨中的風險和費用由買方承擔。(2)F組與C組下,交貨地點和風險轉移地點都在指定裝運港或裝運地,故稱為裝運合同。C、D組:目的地、目的港。選項C正確。三、Incoterms2010174。第二類:適用于海運和內(nèi)河運輸。買方負責訂立運輸契約,指定承運人到裝運地點接貨,買方可以委托賣方代辦運輸事項,但此項活動的風險和費用均由買方承擔。 根據(jù)《Incoterms2000 》, FOB貿(mào)易方式下,責任風險的劃分是裝運港的船弦(承載船舶在海面上投影形狀的最大邊緣界限)。 (上海)出口瓷器的合同,在裝運港貨物吊裝入艙的過程中發(fā)生跌落造成損失。單價為每噸XX美元,FOB天津港,麻袋裝,每袋凈重Xx公斤,買方須于2007年8月派船只接運貨物. B公司未按期派船前來裝運,運抵目的地后,B公司發(fā)現(xiàn)大豆生蟲,于是委托當?shù)貦z驗機構進行檢驗,一方面拒絕賠償,另一方面要求對方支付延誤時期 ,保存在中國商品檢驗局的檢驗貨樣,至爭議發(fā)生后仍然完好,未發(fā)生蟲害.問題:(1)這批貨物的風險自何時起由賣方轉移給買方 (2)A公司要求B公司支付延誤時期的大豆倉儲保管費及其他費用能否成立,為什么 (3)B公司的索賠請求能否成立,為什么答:(l)本案中以FOB價格條件成交,風險從貨物自裝運港越過船舷時起由賣方轉移給買方。使用CFR術語時涉及一個及時通知的義務,即賣方交貨給承運人時應當向買方發(fā)出一個充分的通知,以便買方及時投保。有鑒于此,賣方為了保證自己在遭到風險時能夠將損失減低,可以通過向保險公司辦理貨運保險手續(xù)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但是買方能否及時辦理保險取決于賣方在裝運港裝船后是否即時向買方發(fā)出裝船通知,根據(jù)CFR術語,賣方在貨物裝船后及時向買方發(fā)出裝船通知是其重要義務,如果賣方未及時向買方發(fā)出裝船通知導致買方未能及時辦理保險手續(xù),由此引起的損失由賣方負擔。答:貨物在特定化之前,風險不發(fā)生轉移。(Incoterms2000)CIF術語,以該術語條件成交時,買賣雙方的風險界點在裝運港船舷;CIF合同典型象征性交貨,即賣方憑單交貨,買方憑單付款,只要賣方所提交的單據(jù)是齊全的、正確的,即使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買方仍需付款,不得拒付。所賣方有權利憑規(guī)定的單證要求買方付款。在合同沒有明確規(guī)定履行日期時,債權人必須首先向債務人作出催告,然后才能使債務人承擔遲延履行的責任。受害方不能解除合同,只能要求賠償損失。除非違反合同的一方并不預知而同樣一個同情達理的人處于相同情況中也沒有理由預知會發(fā)生這種結果。由于急需化肥,該公司要求按時交貨,但經(jīng)過多次交涉均無效。原告提起訴訟,要求收回余款。 7月5日,因甲公司的生產(chǎn)基地遭遇特大洪水,損失慘重,甲公司被迫宣告破產(chǎn)。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乙公司應以付款交單的方式支付貨款B.甲公司不發(fā)運第二份合同項下貨物的行為構成違約C.甲公司可以停止發(fā)運第二份合同項下的貨物,但應及時通知乙公司D.如乙公司提供了付款的充分保證,甲公司仍可拒絕發(fā)貨 答:C。(三)要求對貨物不符合同之處進行修補貨物不符合同的情況并不嚴重,尚未構成根本違反合同。?《公約》76條規(guī)定,若合同被宣告無效,而貨物又有時價,索賠方?jīng)]有根據(jù)75條進行替代交易,則可索賠合同價格和宣告合同無效時的時價之間的差額和其他損失。如果宣告合同無效在接收貨物之后,則可按索賠合同價格與接收貨物的時價之間的差額。依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宣告合同無效意味著解除了甲乙二公司在合同中的義務B.宣告合同無效意味著解除了甲公司損害賠償?shù)呢熑蜟.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爭議解決條款也因宣告合同無效而歸于無效D.如甲公司應歸還價款,它應同時支付相應的利息 答:A、D(七)要求減價不論價款是否已付,貨物不符合約定的,減價按照實際支付的貨物在交貨時的價值與符合合同約定的貨物在當時的價值兩者之間的比例計算。,是另一方當事人有充分理由斷定今后各批貨物亦將會發(fā)生根本違約,則一方當事人可以在一段合理時間內(nèi)宣告合同今后無效,即撤銷合同對今后各批貨物的效力。合同規(guī)定分四批交貨。(2)保全方有權保有這些貨物,直到對方把他因保全而支付的合理費用還給他為止(但新鮮、易變質(zhì)、易貶值的貨物不能持續(xù)保有,該出售時就出售)(3)合理的保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A:存?zhèn)};B:出售。不可抗力已構成履行不能,而情勢變更未達到履行不能的程度,仍屬于可能履行,只是其履行極為困難并導致顯失公平。,商業(yè)風險是能夠由當事人自行承擔的,通常當事人在締結合同時也已將此種商業(yè)風險合理地計算在內(nèi)并形成相應的合同價格,由一方當事人自行承擔并不會發(fā)生不公平的后果;情勢變更所要處理的問題,則是由于當事人締約時不可預見的情勢變更,仍然堅持契約嚴守,在結果上對一方當事人顯失公平,另一方當事人可能不恰當?shù)孬@取超常利益,有悖于誠信原則。這些內(nèi)容通常通過格式化的條款來表達:例1: 1).This Contrac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on April 7, 2004(簽訂日期)in Beijing City(地點), by and between Beijing Motor Limited Company(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arty A), incorporated and existing under the Company Law of the PRC with its domicile at Beijing, and Dream Sales Limited Company(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Party B), incorporated and existing under the Newyork Corporations Code, USA with its domicile at Newyork City(合同當事人基本信息).2). THIS AGREEMENT is made on ________ in _______ by and among:(1) Cherry Automobile ., a pany duly established under the law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with its Head Office at , Cherry Road, Northeast District, Wuhu City, 601122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arty A)。例1)DefinitionFor the purpose of this Contract, the following terms shall have the meanings defined below:“Document”Document shall include an amendment or supplement to, or replacement of that document .2)In this Contract, the following terms have the following meaning unless the context otherwise requires:3)In this Agreement:在進行定義條款翻譯時應注意,在定義條款已下定義的詞語在以后出現(xiàn)時,首字母應大寫,表明所使用的是定義條款中的概念。(二)正文(Operative Part)包括商品名稱、數(shù)量、規(guī)格、單總價、包裝、裝運、支付、保險、檢驗、不可抗力的約定、爭議解決方式、索賠條款及仲裁條款。二、不可讓與的權利(一)薪金、贍養(yǎng)、撫養(yǎng)權利 (二)與當事人身份有密切聯(lián)系的權利(三)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禁止讓與的權利我國(1)依合同性質(zhì)不得轉讓(2)依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3)依照法律規(guī)定不得轉讓。五、商業(yè)風險與情勢變更的區(qū)別,而情勢變更通常并不能夠預見。如果仍然堅持原來的法律效力,將會產(chǎn)生顯失公平的結果,有悖于誠實信用的原則,因此,應當允許當事人變更或解除合同的一項法律原則。而實際情況是,意大利公司交付的三批貨物均存在質(zhì)量問題,作為精密儀器,質(zhì)量問題已構成對合同目的不能滿足,而且有理由推定最后一批的質(zhì)量也難保證。此種情況下,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guī)定,中國食品糧油公司應該如何處理?為什么?答案:本案考查的是分批交付貨物無效處理的問題。、超量交貨。:須在知道賣方違約后的一段合理時間內(nèi)提出,否則不得再提出。,如果乙按約供貨,因鐵礦砂國際市場價格暴跌,甲公司拒絕接受貨物,乙公司無奈解約,并將貨物按當時的時價(每噸1500美元)轉賣給他人,后乙提起仲裁并索賠損失,乙的損失如何計算? 答:由于乙進行了替代交易(轉售),故其損失為每噸500美元。案例:,乙公司未能供貨,中國市場因受全球可可豆減產(chǎn)和東南沿海臺風封鎖港口影響,可可豆脫銷,市場價格暴漲了數(shù)倍。四、違約的救濟方法(一)要求實際履行英美法:英美法認為對違反合同的主要救濟方法是損害賠償。(賣方)與乙公司于2007年10月簽訂了兩份同一種農(nóng)產(chǎn)品的國際貿(mào)易合同,約定交貨期分別為2008年1月底和3月中旬,采用付款交單方式。因此,買方不能以賣方交貨遲延作為解除合同的理由?!惫s對根本違反合同規(guī)定了相應的補救辦法,即“買方在以下情況下可以宣布合同無效…… 賣方聲明他將不在所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交貨”,或者“如果在履行合同之前,明顯看出一方當事人將根本違反合同,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宣布合同無效”。宣告中止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必須立即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如果另一方當事人對履行義務提供了充分的保證,則必須繼續(xù)履行義務。當否?注意:一個條款在合同中是要件還是擔保,應根據(jù)該條款在合同中的重要性或作用來具體判斷。三、違約類型(一)大陸法系:債務不履行;債務遲延履行。我方可根據(jù)合同的CIF特征,聲明出口方并沒有“保證輪船何時能夠抵達”的義務,但是仲裁官司能否打贏還很難說,因為合同里額外加上的“保證于11月5日前運抵目的港”條款不一定是無效的。試問:在上述情況下,賣方是否有權利憑規(guī)定的單證要求買方付款? 答: 。根據(jù)貨物在特定化之前風險不發(fā)生轉移的法律規(guī)定,2000噸小麥的風險沒有發(fā)生轉移,賣方應該為此損失承擔全部責任。賣方聲稱其出售給買方的2000公噸小麥在運輸途中全部損失,并認為根據(jù)CFR合同,風險在裝運港越過船舷時已經(jīng)轉移給買方,故賣方對損失不負責任。過后,業(yè)務人員才發(fā)現(xiàn)忘記向買方發(fā)出裝船通知。9.中國甲公司向加拿大乙公司出口一批農(nóng)產(chǎn)品,CFR價格條件?!禝NCOTERMS 2010》則規(guī)定:“在裝運地點賣方交付貨物至買方指定的船舶上,若有可能,在規(guī)定的裝運港將貨物交至買方指示的船舶上或者取得如此交付貨物)?!禝ncoterms2000 》FOB術語問題。 ,約定貿(mào)易術語為“FOB(Incoterms 2010)”,后設備運至中國。結合本案例,賣方在交貨時以電纜的包裝不適宜出口運輸為由拒絕提貨和付款,并沒有說不符合合同規(guī)定,由此說明,在合同中并無有關貨物包裝的規(guī)定,根據(jù)慣例,故買方以此借口拒付貨款和提貨理由是不充分的。Incoterms規(guī)則沒有任何關于付款價格或付款方式的規(guī)定,或是貨物所有權的轉移,違約的后果等。裝船以后風險就轉移了,買方此時才去投保,可能會導致自己的利益受損。選項A錯誤。(4)關于卸貨義務:D組只有DEQ要求賣方卸貨,D組其他術語下賣方都沒有卸貨義務。未完稅主要指賣方不交進口國關稅。(8)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交貨地點在貨交承運人或第一承運人處,風險在交貨時轉移。例如:FAS青島,交貨地點在青島港買方的船邊,賣方將貨物運到船邊時風險轉移。(1)清關費用主要指辦理進出口許可證、報關、繳納關稅等費用。(二)作用有利于買賣雙方洽商交易和訂立合同;有利于買賣雙方核算價格和成本;有利于解決履約當中的爭議,為其他有關機構開展業(yè)務活動和處理業(yè)務實踐中的問題提供了客觀依據(jù)和有利條件(三)貿(mào)易術語、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與國內(nèi)法適用上的關系,但貿(mào)易術語屬于商業(yè)慣例,不能自動適用,當事人援引某個貿(mào)易術語,相關規(guī)則才會使用。貨物交運前固有缺陷,或者是貨物質(zhì)量有瑕疵,都屬于賣方違反品質(zhì)擔保義務,不屬于風險范疇。,風險正常轉移。 1雙方買賣合同是否成立?如成立,于何時成立? 2 對于這批電腦的損失,何方應承擔風險損失? [分析]本案爭議涉及運輸途中的標的物風險轉移時間的確定。注意:賣方保留控制貨物處置權的單據(jù)(如提單),不影響風險的轉移。(4)如果貨物在運輸途中改運或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