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12年3月德國多特蒙德世乒團體錦標賽借助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以及新媒體的作用,把世乒賽事和世乒精神、世乒理念傳遞到千家萬戶,受到了國人和世人的好評。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競爭促進了文化融合B.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發(fā)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發(fā)展的關鍵D.東西方藝術都應當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11.阿拉伯人有長衫、印度有紗麗、日本有和服、越南有奧黛。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能夠促進文化創(chuàng)新②民族文化的個性要通過共性表現出來③文化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④消除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是實現文化繁榮的必要條件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11年3月,大型史詩動畫片《孔子》登錄央視熒屏并于2011年5月13日在第64屆法國戛納電影節(jié)亮相,同時作為教材進入全球孔子學院。但中國各地中秋節(jié)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如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卮?4~25題?!爸星铩边@一詞最早記載于《周禮》。中秋節(jié)放假,不僅體現了我國政府的人性化管理,而且也是對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重視。今年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20周年。九天攬月、五洋捉鱉,昔日夢想和傳說都已變成現實,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為此感到自豪。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秋節(jié)文化的多樣性?!昂投煌笔侵袊俗怨抛鸪绲奶幨乐?,在國際文化關系上我們應堅持“和而不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視文化的多樣性與差異性,應提倡不同文化間的和諧共處,取長補短?!都t梅贊》《過雪山草地》《延安頌》《咱們的領袖毛澤東》《保衛(wèi)黃河》《在太行山上》……一首首經典的紅歌喚起了觀眾的紅色記憶。展會重點打造具有濃郁山東風情的文化品牌,突出文創(chuàng)、動漫、多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yè)優(yōu)勢,大力推介原創(chuàng)文化產品、服務項目及數字文化產品,以展現山東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特色。()A.文化創(chuàng)新B.文化交流C.文化傳承D.文化融合14.粵菜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不僅選料廣博,而且能根據本地人的飲食習慣與愛好,不斷吸收內地烹飪技藝和西餐烹飪技藝,如泡、扒、浸等法就是從北方爆、扒、氽制法移植過來的,而紅燒乳鴿、松子魚、檸汁鴨則是西餐風格。由此可見,傳統(tǒng)文化()A.產生于過去,打上了歷史的烙印 B.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C.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D.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標志10.歌劇《木蘭詩篇》是我國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一部優(yōu)秀作品。1.我國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因為()A.文化遺產是維系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 B.文化遺產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C.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實現人類文明趨同D.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2.如果請你給中學生寫一份“行動起來,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作貢獻”的倡議書,需要用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文化保證人的成才②社會制度的更替是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的③文化傳播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④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2012年9月6日,山東大學文化節(jié)正式開幕。(3分)④我們既要充分吸收中亞各國優(yōu)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樹立勤儉節(jié)約風尚,有利于推動經濟、政治的發(fā)展。(3分)③通過擴大商業(yè)貿易推動中國與中亞各國的文化交流。(10分)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練習題 答案1~5 D C B A B6~10 D B B A B11~15 A B B D D16.①文化對經濟、政治具有反作用,先進的文化能促進經濟、政治的發(fā)展。要求嚴禁公款購買印刷寄送新年賀卡或日歷,這是繼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之后,打擊奢侈浪費和貪污腐敗的最新舉措。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芬芳而甘醇。如果沒有西方流行文化經年累月傳遞的那些影像,光憑錘子和壓路機是難以推倒柏林墻的。加強學習與研究,特別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切實運用好長沙一中的教學資源,努力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二、學生情況分析本人任教高二文科2個班。備課要“深”:深入學習課標,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深入探討教法。使學生能夠面對改革開放、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要求,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確定正確的人生目標和道路。認真組織考試,精心輔導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成績提高。③綜合探究:筑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4)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①走進文化生活a、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b、在文化生活中選擇。最后第四單元再專門講當代中國的文化,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從現實的文化選擇入手,講如何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特別講文化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即思想首先建設。獲得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提高文化賞析、修養(yǎng)水平。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我國人民精神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但社會上還存在著落后、腐朽文化。②文化對人的影響a、感受文化影響;b文化塑造人生 ③綜合探究:聚焦文化競爭力(2)文化發(fā)展①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傳播a、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文化在交流中傳播。④綜合探究:感悟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三、教學措施樹立新的課改理念,貫徹落實“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12字教改方針。二、學生狀況:高二學生在初中和高一期間,通過學習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已經受到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心理、道德、法律、社會發(fā)展、基本國情和思想方法等教育,同時通過其他學科學習接受了許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為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奠定了知識基礎。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統(tǒng)帥,貫穿于知識教學的全過程。教學要“活”: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現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風格。三、教學目的要求通過必修3《文化生活》學習,幫助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幫助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發(fā)展。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是()A、2013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等國B、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