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題2單元1、《折形狀》備課教師姜雪峰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物體的形狀與承受力大小之間的關系。2、了解形狀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過程與方法:1、能預測不同形狀的結構哪種承受力大些。2、能開展實驗探究物體形狀與承受力大小之間的關系。3、使用恰當的語言描述研究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欣
2024-11-19 21:36
【摘要】2、巖石和礦物A案教學資源開發(fā)本課是“巖石和礦物”單元中的第2課,是在學生認識常見巖石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本課學習前,學生已通過圖書、網絡等途徑對巖石和礦物有所了解,并且對此還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在科學知識目標上,主要是初步建立礦物的概念,知道巖石和礦物的關系。但科學知識只是科學學習的載體,獲得知識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
2024-12-04 22:25
【摘要】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搭支架》教案設計大橋鎮(zhèn)花蕩小學顧繼榮一、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前一課認識形狀與承受力關系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和動手制作活動,使學生認識和發(fā)現:不同形狀的支架,變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支架是最穩(wěn)定的結構,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研究形狀與力、結構與穩(wěn)定性關系的興趣,提高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和連接方法,自行設計結構的能力,培養(yǎng)學
2024-12-05 00:24
【摘要】認識常見巖石義安小學邊曉紅教學目標:1、知道常見巖石在顏色、結構、軟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應中的不同特征,了解巖石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2、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的巖石,并能在觀察實驗中發(fā)現巖石的一些基本特征。3、培養(yǎng)合作探究,認真細致觀察的科學習慣。教學重點:認識
2024-12-05 03:14
【摘要】《認識礦物的性質》教學設計一、教學目的:1、認識常見的礦物。2、認識一些礦物對礦物分類。3、按一定的分類標準對礦物分類。4、知道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5、知道礦物在顏色、透明度、光澤、形狀、硬度等方面的特征。二、教學重點:認識礦物的性質。三、教學難點:區(qū)分透明與半透明的礦物。四、情感態(tài)
【摘要】(蘇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第一課時)課題造房子授課日期教學內容了解古代房子和現代房子的特點。知道設計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教學目標能夠與小組同學一起,參與設計房子,會計算房子的用料。知道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建筑。知道一些古今
【摘要】10、種子發(fā)芽了教學目標1、進行對比實驗并做記錄。2、運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種子的內部結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探究種子奧妙的興趣,養(yǎng)成認真細致、堅持觀察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重點】觀察蠶豆種子的構造與各部分的作用?!窘虒W難點】認識子葉在蠶豆發(fā)芽過程中的作用?!窘虒W準備】演示:課件分組:培養(yǎng)皿、鑷子、小刀、放
2024-12-08 13:15
【摘要】大班科學教案它們能通過彎管嗎 設計意圖: 我在科學區(qū)投放了一些直管玩具,孩子們用沙子、小石子、小珠子等做實驗,發(fā)現它們有的能通過直管,有的不能,從而產生了一個個的“為什么”。我抓住孩子們的...
2024-12-04 02:03
【摘要】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姓名班級______成績______一.基礎知識回顧,胚中的胚根首先發(fā)育成,同時,胚芽逐漸長成和,胚軸發(fā)育成根與莖的連接部分,種子里的或,為種子萌發(fā)提供營養(yǎng)逐漸消失。就這樣一植株能獨立生活的新植株誕生了。所以有人常說,是新植物
2024-12-05 00:25
【摘要】11、生物繁殖新技術教學目標1.了解雜交、植物組織培養(yǎng)、人工繁殖、胚胎移植等一些較新的生物繁殖方式。2.了解克隆技術、太空育種等一些最新的生物繁殖方式。3.培養(yǎng)學生運用多種方式進行科學調查的能力。4.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4.通過了解繁殖技術的不斷進步,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價值觀。
2024-12-09 04:09
【摘要】第三單元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克隆羊多莉伊恩·維爾莫特與克隆羊多利克隆羊多莉的一生1996年7月5日一只妊娠了148天,體重為,編號為6LL3的小綿羊“多莉”來到這個世界,它是科學家們用克隆技術“復制”出來的。1997年2月23日被介紹給公眾?!岸嗬颉背錾笊L正常。1997年底與一頭威爾士高山羊自
2024-11-11 06:13
【摘要】《折形狀》說課稿一、關于教材本課是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形狀與結構》的起始課。要求學生達到五個預期學習結果:認識常見的四種形狀;能夠識別一些物體的主要形狀;能通過實驗探究物體形狀和承受力大小的關系;知道改變物體的形狀,承受力的大小也會改變;知道改變形狀增大承受力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重點是探究物體形狀和承受力大小的關系。主體活動就是預測實驗四種紙筒的承受力。
【摘要】全國中小學“教學中的互聯網搜索”優(yōu)秀教學案例評選《國旗怎樣升上去》教案設計教案背景1、面向學生:小學2、學科:科學3、課時:14、課前準備:(1)自制課件(2)實驗材料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1、能夠通過觀察,描述滑輪構造上的特點;2、能組裝滑輪裝置進行實驗,并
2024-12-05 03:15
【摘要】課題2、怎樣移動重物備課教師任立冬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知道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利用杠桿可以省力。2、懂得杠桿的特點,了解杠桿省力的原理。過程與方法:知道杠桿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為人類祖先知道和使用機械的歷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索和
2024-11-20 00:49
【摘要】課題1.《什么叫機械》備課教師任立冬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知道什么是機械和機械的作用。知道簡單機械與復雜機械的區(qū)分。知道復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復雜機械又叫做機器。知道人類很早就開始制造和使用機械。過程與方法:*能夠通過分析,區(qū)分簡單機械和復雜機械。能夠通過對比,
2024-11-20 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