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師大版《功》教學設計(一)教學用具滑輪、砝碼、細繩、小車、木塊、圖釘、彈簧秤、木槽、鐵球.教學演示:1.用定滑輪提拉砝碼做功.2.人用手推小車做功.3.人的壓力將圖釘壓入木塊中做功.4.鐵球在木槽中由于慣性而做勻速直線運動.5.手提砝碼在水平方向上移動.6.用彈簧秤拉小車,演示做功的多
2024-12-03 01:17
【摘要】陳麗蓉編寫桃源與沅州【教學目標】1.感知課文內容,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思路。2.感受沈從文散文的基本特點。3.試著比較《桃花源記》與《桃源與沅州》的寫作方法?!窘虒W重點、難點】1.把握沈從文散文的特點。2.從寫作方法角度來比較閱讀《桃花源記》與《桃源與沅州》?!菊n時安排】1課時?!久襟w
2024-11-19 00:56
【摘要】課題十、社戲課型新授主備人審核人建議課時3教學方法閱讀、感悟課程標準要求知識要求:閱讀課文,領會其中的內涵。能力要求: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字詞的掌握并運用。了解作者的生平、著
2024-12-03 00:25
【摘要】教材簡析:《水鄉(xiāng)行》是冀教版第8冊第28課,課文主要以作者參觀游覽的順序,展現了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長卷,它是一首現代詩,篇幅短小,清新自然,飽含作者的情感,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教材。教學要求:1、學會詩中3個生字,會認1個生字,2、熟讀課文,自學理解生詞:深處,解纜,踏停蛙鼓,暮霧等,了解文章內容。3、理清作者的行進路線,讓學生借助想象,通過對詩句的感悟
2024-11-19 08:25
【摘要】周處一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1、積累重要的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2、感受、把握周處的性格特點,把握課文的主旨。3、以片段描寫進行想象力的鍛煉。教學難點1、特殊的文言句式翻譯的要點積累。2、從周處的故事中感受勇于改過自新的重要意義。3、片斷描寫中想象力的啟發(fā)。教學過程一、導入:
2024-11-18 21:14
【摘要】漁舟唱晚顧萍娟教學目標:.能伴隨音樂唱熟旋律。來感受和理解音樂內容的初步能力,獲得美的體驗。教材重點和難點:詩。教具準備:課件、古箏、《豐收鑼鼓》VCD
2024-11-19 08:24
【摘要】第一課斜鉤??教學內容:毛筆字斜鉤的寫法。教學目標:1、認識斜鉤的形態(tài)特點。2、掌握斜鉤的書寫方法。3、按照這個筆畫的書寫方法描模課文中的例字。教學重點:斜鉤的運筆方法及比畫模仿練習。教學難點:描仿好以斜鉤組合的兩個例字。教具準備:范字、筆畫小黑板。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放輕音樂,穩(wěn)定學生情緒。二、引入新課:在輕松的
2025-05-09 22:06
【摘要】《三棵銀杏樹》教案第一課時一、教學目的:1、學習生字新詞。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抓住哪幾個季節(jié)寫銀杏樹的樣子,以及抓住銀杏樹的哪幾個部分來介紹它的特點。3、迚行讀懂每句話,了解句不句聯(lián)系的訓練,弄清三棵銀杏樹各長在哪里。二、教學重點:1、引導學生讀懂第一自然段的每句話,了解句不句之
2024-11-21 06:04
【摘要】漁翁柳宗元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乜刺祀H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咀⒔狻堪嚎?。西巖:指永州城西的山巖。曉汲:早上打水。清湘:清澈的湘水。湘,即指湘江。楚竹:楚地的竹子。因永州古屬楚地,故稱其地所產的
【摘要】《社戲》教學設計兩課時教學目標:一.知識技能目標1、識記理解“憚、踱、歸省、踴躍”等詞語。2、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法。3、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二.過程方法通過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復雜的結構,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認識勞動人民的淳樸、善良、友愛
2024-12-08 09:07
【摘要】課題《乞丐》授課班級授課教師學習目標1、了解作家和散文詩的特點。2、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學習用詞準確的特點。3、樹立人人平等的觀念,學會關愛他人。重點難點理解文章的內容,樹立人人平等的觀念,學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愛他人。教法選擇朗讀、自主合作探究。課型
2024-12-09 08:06
【摘要】《月下獨酌》教學目標: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教學重點: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學難點:背誦課文,學習佳句。教學內容:月下獨酌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
2024-12-08 23:30
【摘要】請欣賞洪災的視頻和土地荒漠化的圖片。導入新課洪災土地荒漠化那棵樹立在那條路邊上已經很久很久了。那樹有一點佝僂,露出老態(tài),但是堅固穩(wěn)定……于是鳥來了,鳥叫的時候,幾丈外幼稚園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2024-12-07 22:28
【摘要】語文九年級下冊那樹歸納閱讀1感知擴展閱讀2作者閱讀3每分鐘發(fā)生的環(huán)境災難世界上每分鐘損失耕地40萬平方米,每年損失耕地21萬平方千米。每分鐘有21萬平方米森林消失,每年損失森林11萬平方千米。每分鐘有11萬平方
【摘要】《三棵銀杏樹》教學教案教學要求:1、抓住語言文字,使學生認識銀杏樹的特點,體會作者熱愛家鄉(xiāng)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美的熏陶;2、進行讀懂每句話和注意句不句聯(lián)系的訓練;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用“偶爾、雖然…卻”造句;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欣賞并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通過讀乢,認識
2024-11-21 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