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就被認為抄襲(plagiarism)。學習別人的文章要注意專業(yè)領域的不同,有些領域(包括我所在的結(jié)構(gòu)生物學)有它內(nèi)在的寫作規(guī)律。寫作時,全力以赴,盡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擾(關閉手機、座機),爭取在最短時間內(nèi)拿出第一稿。邏輯的形成來自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總體分析?!繌?994年自己寫第一篇科研論文的艱難到現(xiàn)在寫起來得心應手、駕輕就熟,我總結(jié)出如下經(jīng)驗:1.要寫好科研論文,必須先養(yǎng)成讀英文文章的習慣,爭取每天3060分鐘。這篇文章最終發(fā)表在12月份《自然》的子刊《結(jié)構(gòu)與分子生物學》上(電子版于11月10日發(fā)表)。【其實,寫文章貴在一氣呵成。他拖了三周沒看我的文章,我實在忍不住了、去催他,上午9點,Jeremy告訴我:今天看!11點,我去他辦公室催,秘書攔住我,說Jeremy正在辦理重要事務,兩點前不得打擾。以上是簡述我個人英文寫作提升的一段過程。沒想到兩天后《巴爾的摩太陽報》居然原封不動的把我的信刊登在“讀者來信”欄目,同事祝賀,我也洋洋得意。閱讀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寫作能力。聽了我的苦惱后,John告訴我,“Spend 45 minutes every 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 and you will be cruising with your written English in two years”(每天花45分鐘讀《華盛頓郵報》,兩年后你的寫作能力會得心應手)。文章最后做簡短總結(jié)。第一篇:如何提高英語論文寫作水平大全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寫作能力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fā)表科研論文是與同行交流、取得國際影響的必經(jīng)之路。我大學時的同班同學都知道,那時我的英語不算好(英語四級考試僅為“良”),寫作尤其糟糕。這條建議正合我意我原本就對新聞感興趣!于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實驗后,都會在十點左右花一小時的時間閱讀《華盛頓郵報》,主要看A版(新聞版)??赐暌恍┬侣労?,我常常產(chǎn)生動筆寫自己感想的沖動。受到此事鼓勵,我在此后三年多的日子里,常常動筆,有些文章發(fā)表在報刊上(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也曾代表中國留學生寫信向校方爭取過中國學生的利益。但是,科研論文不同于讀者來信,有其專業(yè)特點、甚至是固定格式。我心里惴惴,不知Jeremy在干什么。我也沿襲了Jeremy的風格。另一篇,10月18日,晚6點開始寫、通宵,第二天早晨8點完成,上午9點半完成投稿,最終發(fā)表在12月15日的《細胞》上。剛開始可以選擇以讀英文報紙、英文新聞為主,逐漸轉(zhuǎn)為讀專業(yè)雜志。必須先討論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來做圖(Figures),最后才能執(zhí)筆。還要注意:一句話不可太長??蒲形恼吕锏囊恍┰捠嵌ㄊ?,比如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 we performed …”,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 but not the latter, hypothesis …”, “Despite recent progress, how … remains to be elucidated …” 等等。5.第一稿寫完后,給自己不要超過一天的休息時間,開始修改第二稿。6.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體的字句,不會改變整體邏輯了。我的第一個博士后是柴繼杰,1999年加入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實驗室。寫作能力開始成熟。CNS是Cell、Nature、Science, CNS 每周出一期,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瀏覽一下文章的目錄。有一次生化考試,內(nèi)容是對發(fā)表在Scientific American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找錯誤,Scientific American的文章往往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工作,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學家寫在這個雜志上的文章,我們的考試是對發(fā)表在這個雜志上的一篇綜述找錯,這篇文章寫錯了,叫大家找。怎樣的科學工作是好的科學工作,如果今天我前面所講的內(nèi)容你沒有聽進去的話,那現(xiàn)在講的內(nèi)容是最重要的,這是貫穿于你每天的工作之中,你對人家要有這個要求,對自己更要有這樣的要求。其二,要有創(chuàng)新的概念,DNA的合成過程大家都知道是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在你的工作中體現(xiàn)出來。其三,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且別人想不到的,但能否過得了關,要看結(jié)果是不是可靠,結(jié)果是否被人信得過。我見過有的文章做了一種結(jié)果就投出去了,人家不會相信的,特別是重要的文章。不要過二天人家認為你的文章是錯的,你會沒面子的,所以結(jié)果一定要非??煽?。你的科研工作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你要能做出來的東西,人家做不來,而且是unusual的科研工作。他的實驗室還有個基本情況,美國工作日每周五天,這與國內(nèi)一樣,他說他每天晚上11點鐘回家,你如果每天要比他早回家的話,就不要到他實驗室去。如果不想work very hard,你就不要去他的實驗室。這種科學家叫紐約馬拉松式的,本身條件好,又work very hard,而且起步快。最后我引用一句杜甫的詩句:語不驚人誓不休。其實這些雜志的主編,編輯們都經(jīng)常在介紹其政策,評審標準,過程,等等。這個雜志的基本特點是它有一個非常強的編委Editorial Board。你不知道是誰寫的,但這些專家會給你提出批評,哪些地方不好,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做實驗,怎么樣做,這就叫雜志評審。另一個系列是Nature衍生出來的,這些雜志的特點是沒有一個編委,但有一個評審專家?guī)? 也就是說誰來評審,不是亂選的。Science雜志的編輯權(quán)利相對小些,因為他們還有一個編委會editorial board,有相當大的權(quán)利。院士原來一年可以五篇,后來減到四篇、三篇,就是院士自己寫的文章,只要你投就給你發(fā)表,不需要經(jīng)過評審,相信你是院士,投科學論文應該有責任心的。我不是說院士的文章都很差,但院士有特權(quán),可以把在其他雜志發(fā)不出去的文章,投到PNAS上去,所以在PNAS上有很多不怎么樣的文章。他們一般最晚不超過48小時會給你回Email,告訴你文章可以或不可以投,省得你浪費很多時間。一般投Nature、Science等雜志的文章,絕對不會一投就接受。雖然是拒絕了,但還是留了一條尾巴,還可以送過來。正像毛主席說過的,投失敗再投再失?。偻?,直至接受。很多雜志收到論文后幾周之內(nèi)就給你回信說不能接受你的文章。還有,假如你的工作思路,手段,方法非同一般,有與眾不同的東西,會讓編輯眼睛一亮,那也可以。做編輯或主編是個非常不討人好的事情,一般大家對他們都是咬牙切齒,為什么把我文章拒絕,主編一定是很壞的人。羅馬的教皇死后,都要升天堂。那么,他是憑什么去選擇呢?很多人在寫封面信時,往往會自我推薦3-5位他認為比較友善的人來做評審人,編委有時會選其中的一個人,但絕對不會再選第二個人。這跟中國文化不一樣,為了朋友往往是兩肋插刀,可以不管是對還是錯。我覺得他是我的朋友,他這也是對科學負責,我理解他。假如說你覺得那個人可能會對你的工作有偏見,會做不公正的評價的話,你寫信給編輯時,就指出不要那個人做評審,這是可以的。剛才我說過比較寬容soft和比較嚴厲harsh的評審,有些人非常苛刻。我猜雜志編輯手里一般有兩個名單,一個soft reviewer人的名單,另一個harsh reviewer人的名單。如果他不喜歡的文章,他就選兩個harsh。怎樣寫封面信?一般該信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個是主要發(fā)現(xiàn)是什么,一個是為什么說這發(fā)現(xiàn)是重要的,還有你建議誰來做評審,并告訴哪些人有同行競爭或不公正不公平的嫌疑而不能來做評審。寫封面信有一些講究,寫的不好,文章馬上就給你退回。我又說這個工作suggest that the normal function of GDNF is to regulate neuronal excitability, and consequently dopamine 。這篇文章發(fā)表后,有一位做離子通道的科學家來訪問NIH時,問我說,為什么這篇文章能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發(fā)表? 他說,離子通道的調(diào)控文章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發(fā)了。由此可見,一篇文章怎么寫,從什么角度,怎么來編排,有時也可以決定一篇文章在那里發(fā)表。舉例三,是1996年發(fā)表在Nature上的文章。We did not see that BDNF enhance basal synaptic transmission in adult ,如果說是Science上發(fā)表的文章是錯的,一定會引起興趣。However, confidential discussion with several prominent neuroscientists such as 111 and 222 have generated tremendous ,他們都感到很有意思,增加了分量。做生命科學的,有兩類東西會引起重視的。這里舉兩個例子,我認為是寫得比較好。 Protein phosphatase 1 is a molecular constraint for learning and memory, Protein phosphatase 1 是磷酸脂酶,一個酶可以控制學習記憶,很吸引人。 Single cell gene profile 一個細胞里面我可以把所有的基因的profile都拿出來,這個題目一看就非常吸引人。它說FOXP2基因可以參與人的講演,語言,能找到這樣一個基因可以控制語言,本身就了不起。譬如說,一個人講話結(jié)結(jié)巴巴,講不出來,是一種疾病。他把人家的文章拿來,做一下不會說話的人的基因,然后與不會說話的猴子、猩猩的基因比較一下,就能出文章。 Modulation of postendocytic sorting of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什么Modulation,是up Modulation,還是down Modulation,沒用說清楚。 還有我不喜歡的標題用這些詞開始:Identification of ?。假如寫這篇文章化了20個小時話,那么在摘要上化3-5小時也是不冤枉的。 Summary statement,即簡短指明主要發(fā)現(xiàn)。假如是很重要的,輕輕地說一下,不要吹的太厲害,這樣反而會被引起重視的。下面這個摘要,我認為寫得精彩:Formation of the normal mammalian cerebral cortex requires the migration of GABAergic inhibitory interneurons from an extracortical origin, the lateral ganglionic eminence(LGE).Mechanisms guiding the migratory direction of these neurons, or other neurons in the neocortex, are not well ,但遷移的機制不太清楚,這是要解決的問題。我是這樣寫的得: 先不寫B(tài)ody,而是拿一張紙來,把實驗結(jié)果的圖畫出來,不一定要畫得很好,但要畫出來。寫Result比較容易。最重要的是邏輯性要強,語言要簡練,說清楚為什么要做該實驗,怎么做的,有什么陽性對照,陰性對照?!癟hese results suggest?” “Therefore, ?” “Taken together?”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前呼后應。(1)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ubjects? Only relevant information should be provided。開個玩笑。一般來說,要寫幾個方面。這里要注意,一定要說清楚你的工作新在那里。一般來說,我不主張不做實驗,只做辯解。有一個事情須要強調(diào)的,是反復修改,再多也不過分。我還是先講個故事,美國的國務卿基辛格,他讓他的助手去寫一份關于中東現(xiàn)在戰(zhàn)略形勢的報告,基辛格對他的助手說,這份材料很重要,下個星期一一定搞好,給我。然后基辛格說,再給你二天時間?;粮裾f,我再給你一天的時間。我沒有用同樣的方法對付我的學生。后來我告訴他,寫Result一定要前呼后應,交代清楚。我報考華東師大,當時錄取的分數(shù)線是360分,我考了371分,在整個系里倒數(shù)第二名。但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并不是說英文怎么樣,而是基本語言要交代清楚,一定要有邏輯性,要前呼后應,要有連貫,有交待。我說你講的不對,我們大家,包括美國科學家,發(fā)文章都要經(jīng)過一番艱難曲折,我反復強調(diào),第一要工作做的好,第二要搞懂各個雜志的評審錄取過程,第三是有一個基本的寫作技巧,最后,是要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批評,對待評審。因為你只能跟編輯打交道,而不能與評審直接說,評審是匿名的,你不知道是誰。千萬不要攻擊評審,說他不懂。你辛辛苦苦地做了半年,我再要提很摳門的要求的話就有點不講道理了,讓你通過算了。對編輯私下說,你看評審連這點都沒搞懂,也許他不夠格,也許他的其他觀點也有問題。有的書是經(jīng)常要查和翻的,象“The elements of style”,很多字是怎么用的,它都有,我是放在桌子上經(jīng)常用的,比如說pare with 和pare to, 到底怎么用,這已經(jīng)不是語法問題,而是什么情況下用,它會告訴你怎么用,這種類似的情況太多了,這個不是僅對我們中國人,美國人也經(jīng)常把這本書放在桌子上。文章有的人寫得好、寫得快,有的人就不行?!币搿跋鹿P如有神”,就需“讀書破萬卷”。一篇好的文章,不僅文字優(yōu)美,構(gòu)思巧妙,而且還飽含著作者對生活的熱切向往,對事物的深刻認識,是作者思想品格、理論修養(yǎng)、思維能力、語言儲備等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體現(xiàn)?!?、“讀書多,積理富。不少人通俗地認為:看一個人如何安排自己的業(yè)余時間,便知道他有沒有品位、有沒有出息。有時為了給領導寫講話,加班加點,領導在臺上有聲有色地講一通,但很少有人想起執(zhí)筆者;有時沒能很好地領會領導意圖,稿子寫的一般,就得推倒重來,不僅領導有看法,自己也感到很內(nèi)疚。要想提高寫作水平,在事業(yè)上有所發(fā)展,一方面需要刻苦學習,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和思想情操等方面的修養(yǎng),一方面需要正確認識苦與樂的辯證關系,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甘為人梯。”這向人們昭示:他之所以能通天下之遍,成一家之言,主要是因為讀了萬卷書,借鑒和吸收了他人的經(jīng)驗和智慧;行萬里程,直接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