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課題]:五、物質的物理屬性[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知道各種物質的硬度不同。2、了解物質一些物理屬性,嘗試將這些屬性與日常生活中物質的用途聯(lián)系起來。3、學會對物質分類。能力目標1、用探究的方法,通過設計實驗方案,養(yǎng)成建立比較基準點的習慣。2、培養(yǎng)樂于探索精神和敢于探索
2024-12-09 04:34
【總結】第六章物質的物理屬性課時1質量問題引領1、什么叫做質量?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什么?質量還有哪些常用單位?如何換算?2、實驗室里常用什么來測量物體的質量?應如何使用它?怎樣測量化學藥品的質量?分層訓練?基礎與鞏固3、在下列空格內填上合適的單位。(1)
2024-11-15 17:55
【總結】“液體的壓強”自測題一、填空題(本考卷中g均取10N/kg)1、由于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容器內的液體對容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_______壓強;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_______.2、測量液體內部壓強的儀器是__________,把它的金屬盒放進液體中,可從U形管兩側液面________的變化得
2024-12-05 09:02
【總結】?【教學設計思路】本節(jié)課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在水中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這一現(xiàn)象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提出問題:物體的浮與沉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呢?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行合理猜想;讓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設計方案并親手試驗;通過探究引導學生得出物體的浮與沉取決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關系;然后利用學生之前學過的重力、二力平衡條件及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物體的浮沉條件。在探
2024-12-05 02:55
【總結】10.4測量物質的密度引例:有兩種液體,要盡快判斷出哪種液體的密度更大一些,你準備怎么辦?智能提要問:怎樣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答:根據(jù)密度公式Vm??來測定固體和液體的密度,因此,只要測出固體或液體的質量m和體積V,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們的密度。
2024-11-15 06:34
【總結】7.2探索更小的微粒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人們普遍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這三種粒子組成,那時就把質子、中子和電子稱為“基本粒子”.隨著人類對微觀世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一大批新的粒子相繼發(fā)現(xiàn),其中的許多粒子本身也有內部結構.“基本粒子”并不基本.智能提要問:原子是由什么組成
2024-12-05 09:01
【總結】第八章力第四節(jié)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認識力,并能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形變和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2)通過形變實驗,感受和感知力的三要素,并能正確的用力的示意圖表示。3)通過實驗,認識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過程與方法:1)探究影響塑料尺形變的因素,能對問題進行猜想并進行實驗研究。2)從
2024-11-19 17:17
【總結】16.2電流的磁場(第二課時)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電磁鐵的構成,能說出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2、知道電磁鐵的優(yōu)點及其應用。3、知道電磁繼電器的構造與工作原理。過程與方法:1、觀察電磁鐵,能說出電磁鐵的構造。2、在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中,比較電磁鐵與普通永磁體的異同。
2024-12-05 09:04
【總結】聲音的特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⑴知道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⑵了解音調的高低跟頻率的關系,響度大小跟振幅關系,了解不同的發(fā)聲體的音色不同。⑶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⑸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訓練學生學習用物理語言表達結論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⑴采用演示實驗,來引導
2024-12-05 00:21
【總結】7.3宇宙探秘宇宙有多大?它里面有什么呢?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又怎樣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呢?智能提要問:本節(jié)的重點是什么?答:(1)初步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認識宇宙的艱辛歷程,并認識到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將不斷深入(2)知道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地球是太陽系中普通的
2024-12-06 00:25
【總結】第二節(jié)二力平衡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平衡力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知道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的運動情況。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能力。通過探究,培養(yǎng)自己進行“探究學習”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
2024-12-05 02:57
【總結】二力平衡一、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2、通過實驗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條件及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狀態(tài).3、在探究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合作團隊精神。二、教學用具:小卡片、細線、滑輪兩個、鐵架臺、鉤碼一盒、鉛筆、橡皮泥、水杯兩只、水、鹽水、彈簧測力計、密度計.三、教學過程:(
【總結】《二、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學案(一)學習目標:(1)認識阻力對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影響(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能解釋簡單的力和運動的現(xiàn)象。(3)初步認識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原因,建立力和運動的基本關系。(4)理解慣性是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知道并能解釋簡單的慣性現(xiàn)象學習過程:活動一:觀察與思考在桌面上推動物體從靜止開始慢
2024-12-04 21:24
【總結】第三節(jié)力與運動的關系【教材依據(jù)】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物理》八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本節(jié)為新授課,在教學過程中改變過去教材從牛頓第一定律說起,進而研究平衡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及不平衡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由于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jīng)過分析、歸納和推理而建立的,對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
2024-12-06 00:06
【總結】甲乙“摩擦力”中考題精選訓練姓名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利用了增大壓力的辦法來增大摩擦,筆尖與紙間的摩擦屬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