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阿基米德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撬起重物了,人們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支點阻力點用力點使杠桿能圍繞著轉(zhuǎn)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用力點支點
2024-11-17 00:17
【總結】《拱形的力量》教學實錄——李顯春教材說明:《拱形的力量》是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三課。本單元是從不同形狀結構的物體和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視角,引導學生探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前兩課主要探究條形材料的抗彎曲能力與形狀的關系,學生已經(jīng)知道改變紙的寬度、厚度或者改變紙的形狀都可以改變紙的抗彎曲能力。本課選取生活中常見的拱形
2024-12-02 11:04
【總結】敦小“121”學案設計六年級(科學)第()冊第(4)單元單元名稱《生物的多樣性》課時安排共(8)課時第(1)課時課題名稱校園生物大搜索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我們周圍生活的生物是
2024-11-20 03:20
【總結】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杠桿的科學本課要點: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杠桿的定義:杠桿三個重要位置:支點:支撐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zhuǎn)動的位置用力點:杠桿上用力的位置阻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
2024-12-12 22:09
【總結】電磁鐵的磁力(一)教學設計欒莊小學展興曉教材分析:本課是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能量》的第3課這一課的重點是設計并完成對比實驗——電磁鐵磁力與線圈圈數(shù)多少關系用實驗數(shù)據(jù)驗證自己的假設——線圈圈數(shù)多電磁鐵磁力大圈數(shù)少磁力小。學生情況分析:對比實驗強調(diào)的是對變量的控制早在四、五年級時學生就已接觸過對比實驗對對比
2024-12-02 11:00
【總結】敦小“121”學案設計(科學)第(上)冊第(3)單元單元名稱力量課時安排共(8)課時第(5)課時課題名稱神奇的小電動機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玩具小電動機的功能是把電變成了動力。
2024-11-30 00:44
【總結】生物多樣性的意義教學背景分析: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維護地球環(huán)境的重要資源?,F(xiàn)今,全世界都在關注生物多樣性的問題,并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做著種種努力。學生在認識了生物種類的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生物個體不同的形態(tài)結構與他們生活環(huán)境關系的基礎上,認識多種多樣的生物存在的意義。這是一節(jié)總結提升課。認識生物的多樣性,就是為
2024-11-30 15:02
【總結】《抵抗彎曲》教學設計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增加梁的寬度或厚度,可以增加梁抗彎曲的能力。過程與方法:能識別控制變量,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并得出合理結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用簡單實驗說明橫截面是長方形的橫梁為什么都豎著安放(面積較小
2024-11-20 03:21
【總結】課題第四課輪軸的秘密重點難點學習水平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識記理解運用教學目標1、認識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在軸上用力費力。√√2、通過在大小差別更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
2024-12-08 22:50
【總結】敦小“121”學案設計(科學)第(5)冊第(1)單元單元名稱生物與環(huán)境課時安排共(8)課時第(4)課時課題名稱蚯蚓的選擇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
2024-12-02 11:34
【總結】《定滑輪和動滑輪》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不能隨著物體的移動而移動。2.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著重物的移動而移動。。過程與方法: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發(fā)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教學重點:
2024-11-19 22:46
【總結】實驗課做得好的地方1、認真做實驗。2、認真記錄。3、實驗完成之后自覺把實驗器材放回原處。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需要改進的地方1、個別同學一直在玩實驗器材。2、少數(shù)同學不認真參與實驗。3、個別小組未把實驗器材放回原地。4、實驗中小組合作分工不明。每次實驗課之后負責打掃這些同學下課之后留下來完成實驗
2024-11-30 00:38
【總結】在斜坡上教學目標:1、知道斜面也能夠省力。2、認識斜面是如何省力的。1、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教學重點:認識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教學難點:如何把學到的知識運用生活中去。教學用具:圓筒、層板、教學過程:一、結合生活導入新課。在家都上過縉云山吧?我們在上山時會發(fā)現(xiàn)山路彎彎曲曲盤旋在山間。山路為什
【總結】拱形的力量【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拱形受到壓力時,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壓力。過程與方法:,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作了如下處理:①激趣導入,引出問題。②大膽假設,自主探究。③總體評價,歸納小結。④探究活動延伸。這樣處理符合認識論過程和科學探究的要求,既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科學,從科
【總結】輪軸的秘密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在輪軸的輪上用力能夠省力,輪越大越省力。2、過程和方法:通過在軸不變、輪變大的輪軸上掛重物的實驗分析,認識輪越大越省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科學研究活動中能夠與同學合作,積極參與實驗、分析和調(diào)查。教學準備學生材料:每組螺絲刀1把;大小輪軸一組,鐵架臺、鉤碼1盒(注意打結、每
2024-12-02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