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交流一、什么是班主任的素養(yǎng)?班主任的素養(yǎng)是一種穩(wěn)定、熱烈、持久、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以及對每一個學生強烈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傾注自己全部的愛心、良心、責任心、仁慈心、公平心,并且是一種自覺的投入、自主選擇的基本品質(zhì)。二、班主任的工作性質(zhì)?當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很累心,有的時候還會很心煩,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當你面對學生,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當你看到你的學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變,當你被學生圍著快樂的談笑,當學生把你當成最好的朋友,當家長打電話來告訴你,孩子變了,變的懂事聽話了……那種快樂是從心里往外涌的。班主任要用個人的魅力征服學生,要用自己的熱情和朝氣去感染學生,無論是服裝還是言談,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世界,要想成為每一個學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個學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但是,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你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世界!三、班主任如何才能帶好一個班級?第一、班主任應當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班主任帶一個班級,要努力去營建一個民主平等的氛圍,使每個學生將這個班當作自己的家,人人都愛她,時時都想著她;與她共榮辱,同憂患。要讓學生真正感到在這個班集體里面,老師是其中的一員,與他們是平等的,班主任首先應表明這一觀點,告訴學生在這個群體中,老師只不過是領(lǐng)頭雁而已,這樣說更應這樣做。班級大事大家拿主意,然后集體作決定,切不可專制獨裁,為追求一種所謂的威嚴而失去人心。第二、班主任身教言傳,熱愛這個家?,F(xiàn)在對教師個人素養(yǎng)要求越來越高,而一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對學生更是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要帶好一幫思想既單純又復雜,既有主見又沒主見的學生,班主任就應該做好典范。比如班級大型活動,班主任熱情投入其中,想方設法努力與同學們一道去共創(chuàng)佳績。班級受損,班主任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能一味地責備學生,相反還應鼓勵或正確引導。1 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第三、班主任要做個標準的天平。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關(guān)心每一個學生,不偏袒優(yōu)生,漠視差生,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優(yōu)生犯了錯,要嚴肅處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錯,因而處理過程中,切忌傷他們的自尊,心平氣和地說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導他們才是最好的方法。他們一旦有一丁點兒進步要大力表揚,讓他們找回自信。另外一個班級中,無論男女,不管優(yōu)劣,班主任都應從生活學習,思想意識等各方面去關(guān)注。平時多走進他們,談心交流,利用班會共同解決一些矛盾,讀一些好文章進行引導;努力走進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思想,再走進他們的心靈。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師、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同學們的尊重、信賴,形成一股強大的班級凝聚力。第四,協(xié)調(diào)各科平衡,平等對待科任教師。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心骨,不讓學生重主科、輕小科,尊重主科教師,無視小科教師,這一點也很重要。這一平衡工作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指導思想。學生對科任教師的反映,科任教師對同學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在中間發(fā)揮好橋梁與潤滑濟的作用,并且要有持久性。特別要求學生要平等對待任何一科教師,不因自己的好惡而有所偏愛。這不僅是學習的問題,更是一個人修養(yǎng)與品德的問題。第五、班主任要有務實精神。什么是務實?務實就是實在地做該做的事情,用最簡單的方法做事。一個很簡單的例子,1+1=2 這就是務實。如果,1+1=10 X 10-25 X 323 那就沒有務實可言了。務實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很多沒有價值的工作省略了,比如無奈的抱怨,消極的想法,重復的報告,多余的制度等。做什么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fā),做到實事求是,結(jié)合實際情況去想辦法,敢于嘗試,即使出錯也毫無畏懼,哪怕最終的結(jié)果并不是很理想??傊艺J為的務實精神應該是下面這個過程,在工作中努力發(fā)現(xiàn)問題了,認真分析想辦法了,敢于嘗試我做了,勇于承擔責任我不怕也不會逃避了。第六、班主任要學會克制浮躁。浮躁是一種沖動性、情緒性、盲動性相交織的病態(tài)社會心理,與艱苦創(chuàng)業(yè)、腳踏實地、勵精圖治、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流、盲目行動。在當今中國市場經(jīng)濟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一顆驛動的心,守住自己可貴的孤獨與寂寞,而變得越發(fā)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在職場中,有些人往往在本領(lǐng)域內(nèi)還沒有徹底鉆研明白,就這山望著那山高了,他們嫌自己的工作成功太慢,有太多的人力無法解決的因素阻礙自己成功,于是四處張望、尋找“跳槽”機會。等他們到2了新的工作中,板凳還沒坐熱,又在豐富的想象力和外界的誘惑下,想去嘗試更“適合”自己的機會,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還把浮躁心態(tài)傳遞給同事。那么如何克服浮躁心理。在攀比時要知己知彼?!坝斜容^才有鑒別”,比較是人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兩個人能力、知識、技能、投入是否一樣,否則就無法去比,得出的結(jié)論就會是虛假的,有了這一條,人的心理失衡現(xiàn)象就會大大減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要有務實精神。改革需要有開拓、創(chuàng)新、競爭的意識,但是也要有持之以恒,任勞任怨的務實精神。務實就是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遇事要善于思考,既不能自作主張又不能盲從??紤]問題要從現(xiàn)實出發(fā),“跟著感覺走”的人是要吃虧的。給自己準確定位:如今的社會是個開放的格局,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在社會結(jié)構(gòu)中重新定位的問題,即使是百萬富翁也不能保證他永遠揮灑自如。同時,伴隨著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社會利益與結(jié)構(gòu)的大調(diào)整,有可能使一部分原來在社會中處于優(yōu)勢的人“每況愈下”(如工人階級)。而原來在社會中處于劣勢的人反而高了起來(如公務員、醫(yī)生、老師)因此,給自己準確定位,保持頭腦清醒,做力所能及的事,才能泰然處世,杜絕浮躁心理的發(fā)生。學會獨處、承受寂寞與孤獨。在人們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思維的腳步常常亂了方寸,難以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靈魂的力量在生命的懷抱里越來越小,越來越輕。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要學會獨處的能力,更要學會承受寂寞與孤獨。第七、班主任要培養(yǎng)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力。一、什么是人格魅力——準確地講,人格,是個人的尊嚴、價值和道德品質(zhì)的總和,是人在一定的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統(tǒng)一。魅力,是成熟的能夠吸引人的力量。那么,教師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師個人成熟的并能夠感染和教育學生的尊嚴、價值和道德品質(zhì)的力量。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樹立起威信的首要前提。作為班主任,更應該在各個方面都能率先垂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3 也就不會產(chǎn)生那些心神不寧、無所適從的感覺。注意儀表作風,言行舉止;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lǐng)軍人物,班主任的儀容儀表、工作作風,時刻面對著好幾十雙敏感學生眼睛的檢閱,稍不留心,很可能就會給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從而影響了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不拘小節(jié)、生活懶散,精神萎靡的班主任很難在學生心目中形成較高的威信,而儀表整潔、舉止大方,精神振作的班主任,就能引起學生的敬重和好感。作為班主任,我們要時刻注意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身教重于言傳”,自己一定要從穿衣、說話、處事等等方面都率先垂范,做好學生的榜樣作用。豐富自己的人文內(nèi)涵,尋找與學生交流溝通的途徑;班主任應該具有一定的人文修養(yǎng),對于文學影視作品、社會風俗人情、娛樂體育等等都具有一定的鑒賞力,這樣當學生和我們談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讓學生感覺到我們的學識及內(nèi)涵,從而得到他們由衷的信服。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的學生要么很喜歡讀小說作品,要么很喜歡影視娛樂新聞,他們還很喜歡對這樣那樣的東西發(fā)表他們不成熟的見解,但是心理也希望和懂行的人多多交流,若是老師也可以和他們聊這些并有能讓他們信服的見解,那他們會更信任你。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