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長恨歌教學目標: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成就;2、把握長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題;3、理解作品在敘事和塑造人物上運用的藝術手法。教學重點:1、分析文中唐明皇與楊貴妃形象2、誦讀全文3、把握長恨歌的主題;教學難點:理解作品在敘事和塑造人物上運用的藝術手法。教學時間:2課
2024-12-09 09:39
【總結】 光 光 古天遙 在光的世界中,我與你不同。 晨曦告別黑夜,牽著光的手,迎面輕盈地走來,萬物的輪廓愈發(fā)清晰。忽略的事物也躁動不安,拂去塵埃,探著頭,迎接光的普照。 日光、燈光充斥著...
2025-04-05 05:54
【總結】項脊軒志 教學目標 通過歸有光質樸自然的語言,涵詠文本中“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復雜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把握情感。 教學難點 體味歸有光在文中交織復雜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2025-04-05 05:34
【總結】娘子關前課堂教學設計Ⅰ?一、教學目標(一)學習抗日軍民的愛國主義思想、艱苦奮斗的優(yōu)秀品質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二)了解本文以行軍路線為線索,以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為順序,以“還我河山”為中心,運用小標題把許多零散的材料貫串起來,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結構上的特點。(三)了解本文平實而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特色和多種表達手法的綜合運用及其表達效果。二、難點、重
2025-06-10 02:34
【總結】講讀1老__虎威廉·布萊克(1757—1829),英國18世紀詩人、版畫家,浪漫主義詩歌運動的前驅。布萊克出身于倫敦一個貧寒的襪商家庭,未受過正規(guī)教育,14歲當?shù)癜鎸W徒,后于1779年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美術。不久以后,布萊克印刷了自己的第一本詩集。1784年,在父親過世后,布萊克開始與著名出版
2024-11-17 18:30
【總結】講讀1故鄉(xiāng)弗里德里?!ず蔂柕铝?1770—1843),德國著名詩人,是介于德國古典主義與浪漫派之間的作家。1801年離開德國去法國的波爾多城做家庭教師。次年夏天,他得到了在他作品中被理想化為狄奧蒂瑪?shù)那槿说乃烙?,突然離開波爾多。波爾多在法國西部,靠近大西洋海岸。他徒步橫穿法國回到家鄉(xiāng),神經(jīng)有些錯亂,后經(jīng)親人照
2024-11-17 22:45
【總結】本人有大量小學到高中的各科全套教案及試題聯(lián)系方式:74462071:74462071語文:《狗之歌》教案(新人教版07版選修《外國詩歌散文欣賞》)學習目標1、理解母狗的形象。2、體味詩中表現(xiàn)的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感受作者對社會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摯的愛。3、總結本詩的藝術特點。作者葉賽寧(1
2025-10-24 21:24
【總結】講讀1奴性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作家和藝術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鄉(xiāng)卜舍里。12歲時隨母去美國波士頓。兩年后回到祖國,進貝魯特“??爽?睿智)”學校學習阿拉伯文、法文和繪畫。學習期間,曾創(chuàng)辦《真理》雜志,態(tài)度激進。1908年發(fā)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激怒當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毀,本人被逐,再次前往
【總結】自主閱讀1.元音2.朦朧中所見的生活3.戀人1.蘭波(1854—1891),法國象征主義詩人。他生于工業(yè)小城沙勒維爾。從16歲起,多次外出流浪,去過巴黎,到過比利時、德國和英國。和比他年長10歲的魏爾倫結交甚密,在詩歌創(chuàng)作和生活方式上都受魏爾倫影響。他向往著心靈上的絕對自由,力圖把詩歌變成心靈的自由顯現(xiàn)。他蔑
【總結】《蜀相》教案教學目的杜甫對“蜀相”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憂國憂民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教學重點詩歌頷聯(lián)所表現(xiàn)的意境,“空”、“自”兩字的作用教學難點詩中有關蜀相的典故;詩歌的尾聯(lián)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作者生平提示: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如果說李白的一生充滿著浪漫的生活色彩,那
【總結】講讀1應和夏爾·波德萊爾(1821—1867),法國象征主義詩歌運動的先驅。在19世紀中葉文學史的轉折時期,波德萊爾宣稱:“大名鼎鼎的詩人早已割據(jù)了詩的領域中最華彩的省份。因此我要做些別的事?!贝碜髟娂稅褐ā芳吧⑽脑娂栋屠璧膽n郁》對后世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影響深遠。波德萊爾推崇布瓦洛在《詩的藝術》中說過
【總結】【創(chuàng)新方案】高中語文單元質量檢測(一)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一、基礎鞏固(20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布衾(qīn) 修葺(qì) 擘畫(bì) 凝睇(dì)風馳電掣(chè)B.簽名(qiān) 假寐(mèi) 驪山(l
2025-06-10 02:32
【總結】《書憤》教案一、教學目的1.通過充分的“知人論世”掌握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2.當堂成誦。二、教學重點、難點:1.重點:詩人情感的把握。2.難點:與《蜀相》的比較。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導入課文:回顧學生熟悉的詩歌引入作者:陸游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
【總結】湘夫人教學目標:1、注意幾個意思為“水邊”的字,積累文言詞語,并背誦全文。2、把握男女水神悲歡離合之情,理解本文的主旨。3、能分析文中“比興”用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段虛幻景象描寫的用意。教學重點:體會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闊后歡會難聚的心情變化。教學難點:分析文中“比興”用法的作用,把握景物描寫中反
【總結】《將進酒》教案教學目標: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教學重點、難點: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探究詩歌的藝術手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中國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