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幾分鐘,師生問好就在無形之中增進了感情,Nice to meet you, 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 ,class!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等語句使用更拉進了師生間的距離,也讓學生養(yǎng)成了見面就打招呼的好習慣。二、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進行德育滲透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如果只滿足德育知識的傳授,蜻蜓點水式的說理,難以保證效果。而英語課堂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情景,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理所當然成為加深德育滲透的最有效方法,用真實生活來創(chuàng)設情景為語言能提供充足的實例,并活化所教語言知識,這種情景的生動性與形象性,有助于學生把知識融于生動的情景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了以往英語教學枯燥無味的局面,創(chuàng)設的情景越活潑、生動、準確,學生就越能理解所傳遞的信息,觸景生情,激活思維,激發(fā)他們思想的欲望。通過學動物的名稱及Act like a?句型,培養(yǎng)起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通過運用多媒體手段,如使用課件,戴動物頭飾讓學生扮演動物并學動物的叫聲、模仿動物的動作,再設計游戲來落實新句型的教學,使學生能說出自己喜歡的動物。總之,這節(jié)課通過主動參與、創(chuàng)設情景、對比辨析等策略,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活動中,培養(yǎng)了正確的道德情感。把學生的集體活動組織得使他們不把道德行為看作是教師為了實現(xiàn)他的想法而必須進行的一種練習,一種有意安排的活動,所以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注意:一是要結合小學英語教學的內(nèi)容,要讓學生感覺就是在復習課堂知識,而不是另有目的;二是要保持明確的德與智的結合,要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德行。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細心認真、愛學習、愛生活的良好品質,提高自己的組織性、創(chuàng)新精神、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當同學表現(xiàn)好,老師發(fā)獎品鼓勵時,要求全班都表揚說:Good!Very good。對于受表揚的學生來說,是一種鼓勵,下次會爭取更好,培養(yǎng)了學生興趣,調動了積極性。通過鼓勵和表揚這種形式,進行了德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是教育的中心任務,在平常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要牢記我們是育人的責任,抓住每一個有利的時機堅持對學生素質教育,在教學中言傳身教,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課堂內(nèi)外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和途徑,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之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使小學生通過語言知識、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其思想情感,道德品質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重視和加強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經(jīng)成為當今教育改革的熱點。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呢?我有以下幾點嘗試: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我們的英語教材中,學生可以接觸到本國和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地理、文化禮儀、習俗風貌。例如,“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Hello!”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Sorry.”等禮貌用語,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初接觸的內(nèi)容。在學習“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時,當學生們興致勃勃地用新句型談論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時,我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來認識什么是合理安排時間,從而懂得珍惜時間。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在教學活動中,我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教學游戲和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為目的,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例如,在教學“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的句型時,我設計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來了客人時的情景。s the weather like?”時,我設計“天氣預報發(fā)布會”。在學習“What39。在這些模擬的語言情景的交際活動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在學習與他人進行合作和交往。在整個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引導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教師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響學生。因此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德育教育重在滲透。作為英語教師,我要繼續(xù)實踐和探索,更好地發(fā)揮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功能。”《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培養(yǎng)合作精神、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有人認為英語教學主要是將語法、句型等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行了,德育則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課進行。赫爾巴特曾經(jīng)說:“教學中如果沒有德育滲透,那它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就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德育是一種道德追求的活動,即德育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人的各種德性的過程中,使人們得到一種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滿足,得到一種愉悅的精神享受。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氛圍。我們要笑對每個學生,對學生所犯的語言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從多元的角度去評價學生。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他們以更多的愛護與鼓勵,使他們與其他學生一樣,在愛的沐浴中逐步發(fā)展。教材是寓德的載體,依據(jù)教材挖掘德育元素是課堂寓德的前提。這既遵循語言教學與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則,又符合英語教學的規(guī)律。三、豐富課外實踐活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不能將教育僅僅停留在課堂所創(chuàng)設的各種學習活動,而要將課堂上的德育內(nèi)容擴展到學生的其它生活空間,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特定情境中進入德育實踐探索,使教育具有針對性,使情感體驗達到最優(yōu)化。雖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教師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選擇恰當?shù)臐B透點并輔之于有效的教學法,就能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只要我們能細心捕捉教育契機,“人為本,德為先”的教育思想之花就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姿!